吉林市副市長王偉前日自殺身亡,是兩個半月以來內地影響較大的第二宗官員自殺事件。跳樓、上吊、卧軌……權勢與金錢集於一身的內地官員,為何屢傳自殺呢?
專家認為,一個高官走到這一步,大多與腐敗有關,反正都要上「斷頭台」,不如自行了斷。
本身是中紀委特約研究員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邵道生表示,對位高權重的官員自殺,不能混同於普通人的自殺,恐怕他們的自殺與整個社會反腐敗的大氣候有關。
邵道生指出:「高官們的官場經驗豐富,人生閱歷雄厚,心理自我調節能力是相當強的。當一個高官走到了自殺這一步,往往是因為感到自己罪孽深重,感到絕望了,反正要上『斷頭台』,或長年的鐵窗生涯,倒不如自己給自己作一個『了斷』,自殺算了。」
「生死同盟」不許出賣人
邵道生認為,在日益複雜的內地官場腐敗中,集體腐敗的特點不容忽視,當中形成的腐敗「利益共同體」或「生死同盟」甚至有些「黑道」意味:誰出了事,就由出了事的一個人頂住,不許出賣其他人。
事實上,在吉林雙苯廠毒水污染松花江事件中失職的吉林、黑龍江、環保部門官員,肯定不止王偉一個,但王偉的死,會否導致其他官員將責任搪塞在死者身上,或窒礙事件的責任追查工作呢?值得關注。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