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領匯(823)上市後的股價愈升愈有,相信任何投資者想也想不到。上周傳來英國大型對沖基金TCI(TheChildren'sInvestmentFundManagement)已持有領匯近18%權益的消息,更使領匯股價高見14.15元,上市至今累計升幅達28.6%。相信這對本周開始招股的泓富房地產信託基金(808)以及於本月12日起招股的越秀投資REITS能起振奮作用,市場認購反應應該不俗。
談起對沖基金,近期亦有不少相關的新聞,例如:對沖基金增持黃金,令金價飆升至每盎司近510美元的水平;對沖基金與中國國家儲備局對賭,增持期銅,推使銅價升至紀錄高位,突破每噸4400美元的關口;對沖基金於台股跌破5700點後入市,帶動台股大幅反彈等。有人認為,對沖基金的出現,增加了資本市場的波動;亦有人認為,它們令市場更具效率。不論讀者們的想法如何,無可否認的是,對沖基金在市場上的影響力正持續上升。
資金湧入更添力量
過去一般人對對沖基金的印象,是「高風險,高回報」,但近年來這個特點已減退了不少。對沖基金的投資回報以及風險一直下降,最少在感覺上是這樣,事關近年有大量新基金經理進入此市場,太多資金追逐有限的機會,令對沖基金變得機構化,以及受市場環境影響。儘管如此,投資者仍然持續把大量資金投入對沖基金當中。資金規模的上升,加上對沖基金可運用槓桿、沽空等策略,無疑增加了對沖基金的力量。
平衡投資組合風險
事實上,不少退休基金正增加其投入另類投資的比例,如資產達4570億美元的全球最大退休基金「日本政府退休投資基金」(JapaneseGovernmentPensionInvestmentFund)正考慮首度投資於另類資產。另外,全美最大退休基金「加州公務員退休系統」於今年6月亦宣布,計劃增加在歐洲及亞洲的對沖基金投資;該基金於去年11月已決定把投放於另類投資的金額增加至20億美元。
根據對沖基金諮詢機構HennesseeGroup的資料,對沖基金的資產已由去年1月時的7950億美元上升至今年年初的逾1萬億美元。同期的對沖基金數目亦由7000隻增加至8050隻。
吸引退休基金及機構性投資者參與對沖基金投資的主要原因,在於其追求「絕對回報」的特點。因為這類基金的重點在於管理風險,與和傳統股票與債券的關連性甚低,而基金經理也可運用各式各樣的策略去爭取回報。最重要的是,這類基金有一道指令,就是無論在升市還是跌市,都要創造正回報(當然這是沒有保證的)。正由於對沖基金和傳統股票與債券的關連性低,對沖基金不失為另類投資的一項選擇。若適量的加入對沖基金,可為投資者製造一個更平衡的投資組合,因此,即使對沖基金所收取的管理費用相對較高,而透明度及流動性又相對偏低,仍有眾多投資者願意在投資組合中加入對沖基金。
隨着對沖基金的逐漸普及,目前散戶投資者亦有機會參與其中,進一步優化自己的投資組合。本港現時便有13隻對沖基金可供投資者選擇。
透明度低選擇不易
由於對沖基金的靈魂在於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以及對市場的分析,但礙於對沖基金的透明度相對較低,要尋找一位勝任的對沖基金經理,並不容易。而「對沖基金中的基金」的優點,就是讓專業的管理人代為評選對沖基金經理。同時,這類對沖基金亦最少可涵蓋三項或以上的投資策略,當中包括股票長/短倉、市場中立、管理期貨、環球宏觀等,有助進一步分散風險。
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在2001年出版了一本有關投資「對沖基金中的基金」的白皮書。這份報告以歷史回報率為依據,指出倘若投資涵蓋所有投資策略,長期整體回報至少不會太差,而且波動相當低。其研究基本上指出,由於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無法事先得知哪些類別表現會較好,因此最好是所有類別都涉足一點。
莫健歡 常務董事
凱萬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