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懇的廢話是沒用的

誠懇的廢話是沒用的

吳志森 時事評論員

二十五萬香港人上街爭取雙普選的前一天,十二月三日,台灣進行縣市長選舉,被視為民進黨政府的期中考試。數以百萬的選民,通過手上神聖的選票,給不得人心的執政當局不合格的分數,國民黨奪走了民進黨長期經營的台北縣,被視為民主聖地的宜蘭縣,以及從未執政的嘉義市。藍營拿下了十七個縣市,民進黨慘敗,執政的縣市由九個剩下六個。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引咎辭職,行政院長謝長廷因要分擔責任而提出請辭。

台實現民主真諦

難能可貴的是,除了零星事故外,無論勝敗,對陣雙方都表現得泱泱大度,馬上接受選舉結果。激烈的選戰,很快恢復平靜。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說,民主的真諦是「做不好就下台」,說得很實在,說出港人的心裏話。
台灣縣市長選舉的第二天,二十五萬港人上街去了,他們爭取的,是非常卑微的,但理所當然的權利
——用一人一票選出自己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機關,通過手上的選票,實現「做不好就下台」的問責承諾。

何時到達終點?

我和家人走在遊行隊伍中,百般滋味湧上心頭。世界上不少先進國家的人民,早就擁有普選權利,無論教育程度和人均產值,香港都毫不遜色,為何在民主權利上,我們總是矮人一截?我們的台灣同胞,直選總統也近十年了,香港人的「質素」、「成熟」都比台灣人差嗎?為甚麼人家十年前享有的基本權利,到今天我們還要不停上街爭取?台灣的民主走起來雖然跌跌撞撞,但至少他們達到了「做不好就下台」的民主真諦,香港人有這個權利嗎?
我與兩個可愛的女兒同行。小女兒問:爸爸,我很累,還要走多遠,甚麼時候才到終點?我眼眶發熱,鼻子發酸。女兒,我何嘗不累?一個陽光普照的大好星期天,我們不是應該一家人好好享受天倫之樂的嗎?幹嘛要一次又一次的走在人潮擁擠的大馬路上,一把年紀了,膝頭發軟,腳跟痠痛,還能走多少次呢?女兒,我不知道何時會到終點,只知道,如果我們不走,終點是永遠無法到達的。

公關語言不濟事

曾特首至少比他的前任強得多,至少反應夠快。回到家裏,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面,屏息靜氣的看着曾特首對二十五萬人的回應。他說了六次「不要將遊行人士當成一堆數字」,那又怎樣?誠懇的廢話是沒有用的,我們要的是時間表。
曾特首又說,我已年過六十,「一定見到香港普選誕生」。我們都笑了出來,笑中帶淚,萬一你長命百歲,我豈非要九十歲才會見到普選?七十八歲的那位掀動人心的老伯,頂住呀,一定要跟曾特首鬥長命,活到一百二十歲。
曾特首,你不是說過,你流的是香港血,喝的是香港水嗎?你不是說過,你對二十五萬市民的聲音、熱情和追求「完全感覺得到」嗎?公關語言已經毫不濟事了,沒有普選時間表,香港人是不會就此罷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