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出討錢 捱打受罵<br>深圳乞丐樓擠滿百老人

夜出討錢 捱打受罵
深圳乞丐樓擠滿百老人

許多港人居住的深圳黃貝嶺村,近日被揭發一棟兩層高的村屋成為有近百名老年乞丐聚居的「乞丐樓」。這些來自河南省駐馬店的乞丐有男有女,大部份年紀六、七十歲,據稱均因鄉下遭受水災或家境困難而南下,為省錢一起租住擠迫的舊村屋,晝伏夜出地行乞。

據稱,這些年老乞丐每人一天能討到數十元,他們南下行乞,除了減輕家庭負擔外,剩餘還可幫補家用。不過,他們大部份人一天只吃兩餐,而且討錢時常遭白眼,甚至挨打受罵。

家鄉水災被迫南下

被發現的乞丐樓位於黃貝嶺中村,是一棟破舊的兩層舊村屋,外牆烏黑,布滿蜘蛛網和油煙灰。一樓有兩間房,二樓有五間房。其中二樓客廳地下就睡着十五六人,女的睡裏邊,男的睡在靠近門的外面。四面牆掛滿各式各樣行乞時攜帶的布袋等工具。二樓幾間房被分成兩層閣樓,男丐睡上鋪,女丐睡下鋪。
這班年老乞丐都是來自河南駐馬店各縣的農村,他們向內地傳媒解釋是因鄉下常年遭受水災,因此到深圳成為職業乞丐。
年老乞丐多在晚上出動,一天只吃兩頓飯,差不多相隔十二小時。當中大部份乞丐下午四、五時多吃一頓,然後就出門乞討,到第二天凌晨四時多回來再吃一頓。
一名姓魏的男丐表示,選擇晚上乞討,是因為大白天怕丟人。而另一名睡下鋪的老婆婆補充說,晚上趕「夜市」,因為人多。

1天伙食費僅2元多

對於行乞的收入,姓魏的乞丐數着手指稱,「一天伙食費要兩塊多錢,房租要一塊多,也剩不下啥錢了。」他又補充說:「我們的大部份東西都是撿來的。」他抖抖手上的煙說:「這也是撿別人的。」
每日下午四時過後,整棟樓的老年乞丐都開始吃晚飯,然後拿着枴杖、碗和編織袋等行乞工具,陸續離開出租屋,分頭往各個乞討區域。
在黃貝嶺聚居的年老乞丐,活動範圍集中在羅湖區,包括黃貝嶺商業街,新秀立交行人天橋,以至東門一帶,少部份則會去到福田區上海賓館。
他們的行乞手法各有不同,有的向沿街商舖討錢,有的向情侶埋手。一名乞丐表示,每日的下午五時至七時,是行乞的黃金時間,因為人們下班,街上人多。到凌晨時分,乞丐則多轉到食街或酒吧等夜店區「搵食」。
《南方都市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