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紐約上市公司南太集團宣布,未能成功私有化兩家子公司南太電子(2633)及J.I.C.(987),其中南太電子在限期前,只收到約69.81%公眾持股股東接納;J.I.C.則有79.31%公眾股東接納,兩者均未能達到成功私有化最低要求的90%。
已達托價作用
由於今次是有條件私有化,南太集團並不會向早前已向南太集團表明同意沽出股份的股東,購入南太電子或J.I.C.的股份,南太集團將在今個月15日前,以平郵方式向接納私有化的南太電子及J.I.C.股東,寄回接納及過戶表格。
身兼南太電子及J.I.C.母公司南太集團主席的顧明均表示,並沒有對私有化失敗感到失望,因為今次提出私有化兩家公司,主要是希望給予股東一個選擇。負責進行今次私有化的禹銘投資管理的董事李華倫則感到失望,並表示以股數而言,J.I.C.很接近成功。
對於私有化失敗後有否其他後着?顧明均說:「暫時未有任何動作,雖然私有化失敗,但已成功達到支持股價的作用,而今次事件亦反映我們(南太電子及J.I.C.)與股東利益一致……目前母公司南太集團,並沒有進一步減持南太電子及J.I.C.股份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