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瓊斯通訊社電】亞洲經濟明年可能面對挑戰,原因是歐美兩大出口市場的需求降溫,而中國經濟亦預期放緩;不過,分析員相信亞洲經濟能依賴內部需求自給自足,特別是假如日本經濟可持續復甦。
對美歐出口或放緩
亞洲國家過往大多倚賴出口推動經濟增長,但倘富裕國家的需求減弱,亞洲經濟會迅速轉壞。然而,亞洲開發銀行(ADB)經濟師布魯克斯說,基於亞洲各國之間貿易和投資關係日漸密切,區內國家較5至7年前更能應付出口放緩的挑戰。
儘管油價和利率上升或會令美國經濟放緩,亞銀仍預測今、明兩年亞洲發展中地區經濟強勁增長6.6%,雖然中國和印度經濟可能稍為減弱,但日本經濟可望增長逾2%,澳洲經濟料會加快擴張。
然而,分析員認為亞洲經濟亦面對一些風險,例如美國樓市可能降溫、當地利率趨升、油價回升,以及外資對美國金融資產的需求一旦急跌,這些因素均會削弱美國消費開支,不利亞洲出口。此外,亞洲經濟亦面對禽流感可能蔓延和區內央行或會進一步加息的影響。
日本經濟受惠於企業盈利和消費開支改善,明年經濟可望持續復甦,但專家警告,由於日本經濟規模龐大,當地經濟復甦一旦只是「假黎明」,鄰近地區經濟會受打擊。
中國投資似正降溫
中國內地的資本投資熱潮似乎正降溫,明年出口亦可能減弱;不過,消費開支可望支持經濟持續強勁擴張。台灣明年經濟料會受科技業帶動加速增長。香港由於消費開支勝預期,將有助抵銷出口一旦放緩的影響。
印度經濟可望得益於工業和服務業持續擴張。南韓明年經濟料會加快增長,因消費開支持續復甦和電子業出口改善。新加坡經濟今年顯著放緩後,明年料會受電子業出口和建築業帶動而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