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年期長短影響年息回報

衍生創富:年期長短影響年息回報

過去兩周,我們已分別剖析了正股波幅和參考價這兩大因素對股票掛鈎投資產品年息回報的影響。除了這些技術性因素外,投資期的長短,亦可令年息差距達數厘之多,而在決定投資期時,亦有其他因素可依循。
許多投資者都有一個相似的觀念,認為投資期長,所能獲得的實質金額回報自然會較多。但計算回報的高低,其實應以年息作比較,而非實質金額回報。
在股票掛鈎投資的領域裏,投資期只有20至30日的特短期股票掛鈎投資產品,年息一般會較年期達個半至兩個月者為低,箇中原因與正股個半月以下的引伸波幅一般較長期為低有關,除非特短期者在到期日前遇上相關正股除淨則例外。至於除淨對年息的影響,日後將會再探討。
以滙豐控股(005)為例,用參考價98.5%計算,投資期31天的產品,年息僅3.07厘,以10萬元的投資額計,需付出的投資本金為99740元,實際利息回報只有260元,息率明顯欠缺吸引力。

須考慮其他因素

然而,當投資期增至44天,同樣參考價的滙控股票掛鈎投資,年息可提升至5.09厘,而需付出的投資本金僅為99390元,在增加的投資期不足一倍的情況下,年息率竟相差逾兩厘,而實際利息回報更倍增至610元。由此可見,在正股及參考價風險水平不變的情況下,年期較長的股票掛鈎投資產品,一般能享有較高的年息回報。
用回上述例子,44天期的股票掛鈎投資產品所需動用的購買金較31天期為少,但投資者不應單以年期的長短作為選擇的基準,在考慮投資時,應顧及本金的投資期、正股前景及市場息率周期等因素,從而作出合適的取捨。
大部份股票掛鈎投資產品均不設二手市場,投資金額須鎖死至到期日,才能取回資金,所以在投資前,要確定這筆「閒錢」的期限,若預期一、兩個月內或須取回資金作其他用途,便應該選擇較短的投資期。
市場息率的去向,亦是必須考慮的其中一項因素。由於銀行存款被視為低風險投資,而股票掛鈎投資則須冒上一定程度的接貨風險,所得年息回報理應較銀行存款有一個合理的溢價,才能彌補箇中的不同風險。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
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