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統籌局決定修改中一派位機制,循三途徑增加小學生升中的選擇。二○○七年九月升中的學生(即現時就讀小五的學生)將可在「自行分配學位」收生階段,多選擇一間、即合共兩間學校,還可以選擇跨區的名校,而每間中學(直資除外)都會增加更多學額作「自行分配」,不過直屬學校小學生升讀原校中學的機會將因此而減少。 記者:蔡元貴、梁美寶
教統局昨公布《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及中一派位機制報告》,宣布落實新的中一派位機制,增加家長及學生的升學選擇。首先,每間官立及津貼中學都可撥出更多學額作為自行分配學位,由現行的兩成增至兩年後的三成。根據本年度升中派位結果,約有一萬五千名小學生獲得自行分配學位,以此推算,新機制下每年可望有超過二萬名小學生循此途徑獲心儀學校取錄。
可自行報讀兩中學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學生可選擇學校的數目將由一間增至兩間,家長須填報選校次序,但校方不會得知次序的先後,以免有學校因學生揀了該校為第二選擇而不予取錄。
另一項突破是跨區選校,容許學生選擇不屬於自己校網的中學。目前的統一派位機制,學生是不可選擇其他校網的學校的。改革之後,家長填報統一派位申請表時,可以報讀三間非本區中學。每所中學將會撥出一成學額作跨網派位,連同三成自行分配學位,以每年約八萬升中學生計算,每年最多會有約三萬學生可以跨區派位。
教統局認為,新機制增加了家長及學生的選擇。不過,直屬學校學生可以升讀所屬中學的機會就會受影響。現時有直屬小學的中學,在扣除兩成學額作自行分配後,在統一派位階段須最多預留餘下八成學額的八成五,予小學的第一及第二組別學生升讀;但新機制下扣除三成自行分配學額,及統一派位時一成不受校網限制派位學額後,每所中學中一學額只餘下六成三,當中八成半給予直屬小學。
喇沙直屬學額大減
喇沙小學校長鮑陳慧兒表示,直屬的喇沙書院每年有二百八十個中一學額,現時每年可有一百九十個學額供該校學生升讀。她昨日依新機制計算,發現學額將減少四十個至一百五十個。鮑太認為,這消息對學生當然不太好,但相信可激勵他們努力讀書。
新機制適用於現時就讀小五或以下的學生,輔導教師協會副主席趙榮德說,家長在新機制下選校可以「揀得輕鬆啲」。但他提示家長,沒有必要用盡兩個自行分配學位的名額,「如果心水中學只得一間,填一間就夠,如果連一間唔係好鍾意嘅學校都填埋落去,派到都冇意思。」
到了統一派位階段,策略就不同,趙榮德說:「可以選擇跨網學校,家長就千祈唔好客氣,鍾意就揀,唔使理機會係咪渺茫,六合彩都有人中喇。」不過他補充,選擇跨網學校時,必要條件是只報比本區學校優勝的中學,如果認為沒有好過本區學校的,就毋須填報,以免被派到「冇雷公咁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