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型對沖基金TheChildren'sInvestmentFundManagement(TCI)在市場中吸納了18%領匯(823)一事曝光後,除了令領匯的股價一度大幅飆升外,亦引起市場關注對沖基金在投機或投資房地產基金之手法。查實索羅斯(Soros)即使不是第一個,相信亦是其中一個最早在房地產基金獲利的對沖基金。
話說在60年代,美國投資市場剛推出房地產基金不久,市場對房地產基金仍不太了解,當年索羅斯察覺房地產基金被市場忽略,因而價格偏低,頗具投資價值,於是他撰寫了一份有關房地產基金的研究報告,指出當時房地產基金將有不俗的上升潛力。
該報告即使事隔數十年,索羅斯近年在其自傳或一些訪問中,亦頗自豪地指出,當年他所撰寫有關房地產基金研究報告,當年極受市場歡迎,不少基金經理及機構投資者爭相取閱,並須多次加印云云。
索羅斯當年除了撰寫研究報告談論房地產基金外,他亦有投資房地產基金,據Bloomberg的資料,當年投資房地產基金一役,令索羅斯主理的基金一年內增長42.2%。
隨後索羅斯察覺房地產基金的「泡沫」漸漸出現,於是他開始由早前持有,轉為大量沽空房地產基金,正如他在其自傳《TheAlchemyofFinance》一書中指出,隨着他不斷沽空並累積大量房地產基金的空倉盤,令他在該一役中賺取了超過100%的利潤!
收復失地好作交代
索羅斯指出,當年房地產基金逐步上升至泡沫形成及爆破的過程,他稱為Self-reinforcing/Self-defeatingCycles(甚至稱為TheoryofReflexivity),索羅斯更幽默地指出,由於有類似的泡沫形成及泡沫爆破的周期,因此炒家們便不用餓死了(Heneednotstarve)。
筆者察覺,在整個過程中,雖然美其名為自行形成泡沫及自行爆破(Self-reinforcing/Self-defeatingCycle),但實情似乎是對沖基金們先令它瘋狂,繼而形成泡沫,並在高峯時順勢將其刺破。而他們在先「揸」、後「沽」、再「沽」下,因而取得豐厚利潤。
另一方面,有一點值得留意,為何當年這麼多對沖基金欲推高房地產基金獲利?據索羅斯指出,因為當年不少機構投資者在其他炒賣有重大虧損,於是欲在房地產基金中賺回來。筆者發覺,在逼近年尾,不少對沖基金可能一早已「歲晚收爐」,而現時仍要博的,可能是今年表現不佳的基金,希望趁近日仍有些時間,作最後衝刺。此外,近日不少知名度低、質素亦不太理想的新股,在首日上市時卻取得極大升幅,相信當中可能便是這類機構投資者的傑作,追回早前輸掉的,好向客戶交代。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本港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