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 緊盯立法會

下一步 緊盯立法會

日前人民力量再次顯現,二十五萬香港市民湧上街頭,反對特首曾蔭權的區議會政改方案。這次成果不是出於偶然,亦非單靠泛民主派的「煽動」可達致,而是民智成熟的必然結果。
范國威 民主黨區議員、美國三藩市州立大學政治學碩士

從曾蔭權突然發表電視講話,以至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倉促南下,均顯示中央官員錯估形勢,以為由民望高企的曾蔭權賣弄一下情感,講幾句似是而非的話,秀出幾招港英時代的伎倆,便可以挾民意迫使泛民主派議員接受政改方案。
然而,區議會政改方案既無普選路線圖及時間表,也拒絕擴大現有功能組別的選民基礎,卻讓委任區議員加入選委會,是不折不扣的倒退方案,絕非曾蔭權說幾句顛倒是非的話就可以改變的事實。
曾蔭權畢竟是政務官出身,民情雖然錯判了,但相信很快便會稍作讓步,誘使立法會議員通過修訂後的政改方案。不過,香港既然民智成熟,若修訂後的政改方案仍沒有普選時間表及路線圖,相信香港人不會讓曾蔭權輕易過關的。

防止議員背信

香港人若不想得來不易的成果,從立法會議員手中悄悄流走,下一步便要在這關鍵的十二月裏,緊盯立法會議員的言行,防止他們因小利而失大義。
十二月二十一日,立法會將投票決定是否通過政改方案,這是香港民主進程的重要一天。無論當天是否有團體號召,香港人都應走到立法會門前,再次展現人民力量,以雪亮的眼睛看清議員有否背棄民主。
泛民主派雖宣稱十分團結,但不能否認某幾位議員態度曖昧,輿論普遍認為他們大有可能轉軚接受政改方案。泛民主派在○四年參選立法會選舉時,均向選民承諾爭取○七、○八年落實雙普選。雖然人大常委會已釋法否決雙普選,但在法理上這決定並非不能改變,泛民主派應堅持至最後一刻。
退一步說,即使○七、○八年雙普選無望,泛民主派理應改而爭取二○一二年普選。若泛民主派接受了沒有普選路線圖及時間表的政改方案,效果等同放棄爭取普選,與違反競選承諾無異。香港人不應再支持這些背棄承諾的議員。

推動民主步伐

直選的民主含意在於人人皆平等,無分尊卑貴賤。既然直選議員經過選舉洗禮,便需服膺民主精神,拒絕接受不民主的政改方案。因此,不在民主派陣營的直選議員也應在香港人監察之列。
回顧○三年反對二十三條立法一役,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倒戈,令二十三條押後立法,博得一片掌聲。市民讚賞不在於田北俊要求押後立法,因為他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田北俊贏得掌聲,皆因他不僅貴為董建華執政聯盟的一員,還是經小圈子選舉產生的功能組別議員,卻「浪子回頭」,學會尊重民意。今天,時移勢易,田北俊已是直選議員,他應該再一次做該做的事,反對倒退的政改方案。
一如曾蔭權早前的電視講話,「香港發展民主政制,已經走到十字路口」。究竟是向下沉淪,還是穩步向前,就得看市民能否堅持到底,十二月二十一日包圍立法會,再次為香港的民主進程寫上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