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四」大遊行,像「七一」那五十萬一樣,雖然聲勢稍遜,但對香港歷史的演進,還是有深遠的影響。
玩政治,香港人比起八年前,進步已經很驚人了。這一回的戲碼,十二月四日盛大公演,一個月前的宣傳攻勢,環環緊扣,好戲連場。先由民主黨有氣無力地對「許五方案」翻了一回觔斗,卻原來都是龍套角色,繼而一個民主阿伯的一版廣告,一聲蓋叫天般的吆喝,只見其聲,不見其形,一時鎮懾全場。
然後是主教叫陣,「肥佬」出場,方才翻觔斗的那七小福,通通靠邊站,走出虎度門來的,大燈光照射上看,呼喇喇地張開了大旗,原來是「四十五條」宣布組黨,青衣武生,在大鑼大鼓中隆重出場。
觀眾以為這可是戲肉了吧。可還是不:原來公演之日,神秘主角從天而降,遠遠唱一聲:「呀,我好比那東海蛟龍,困在淺灘」,原來真正的花旦「香港良心」陳方安生最後亮了相。
在中國政府的眼中,一個水泊梁山的陣子,就這樣擺出來了:什麼長毛李卓人等,只是黑旋風李逵、浪裏白條張順、阮小五阮小七之類的角色。陳日君主教呢,像入雲龍公孫勝。劉慧卿還是篤定的母大蟲顧大嫂,至於李柱銘先生,看樣子有點憔悴,越來越像晁蓋。四十五條的小組裏,梁家傑應該是智多星吳用,余若薇像一丈青扈三娘。宋江這把交椅由誰來坐?看來彈吉他的那個「靚佬湯」有此意思。
那麼陳方安生,當是玉麒麟盧俊義了。切勿小看這個角色,不錯,在忠義堂上,玉麒麟排名第二,但因為是腰纏萬貫的資本家出身,上山「參加革命」的時間雖然較晚,論家當行頭,盧俊義最金碧輝煌,由於家底厚,教養好,不止用來當招牌,最有「國際威望」,而且梁山泊中有一位營商成功的理財專家,富有「行政管理經驗」,盧俊義與宋江,將來正好虛實互補、貧富互動,不是宋江當總統、盧俊義當個國務院總理,就是盧俊義可以當皇帝,由宋江拜相,再來個君主立憲,做不成不列顛和日本,至少也能比美荷蘭和丹麥,隨時就是一個現代化的王國。
論陣容,「一二四」比不上「七一」;論情節之緊湊、懸疑之套解、角色之豐富、編劇技巧之嫻熟,「一二四」絕對在「七一」之上。就像聽京戲,能不在興頭上,叫一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