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利誘中中望轉英中

不受利誘中中望轉英中

【本報訊】雖然教統局以銀彈利誘中文中學,資助每間中中共三百萬元提升學生的英文水平,但中一新生全來自第一成績派位組別的中文中學梁式芝書院,校長沃為源坦言不受銀彈因素影響,該校正積極考慮轉為英文中學。他亦坦言對二○一○年才有機會「上車」感失望,認為新制檢討得太遲。
沃校長表示,該校於九八年由英中「被迫」落車轉為中中後,校方多年一直努力舉辦工作坊、設英文角等,以多元化活動,讓學生多接觸英語及在英語環境中學習。該校亦增設了兩名英語教學助理,協助英語較差的學生「補底」。沃校長坦言,該校的家長一直很希望該校有機會轉回英中,讓學生全面使用英語。

資助相差甚遠

雖然教統局將向每間中中最多資助三百萬元協助提升英語,英中只有五十萬,但沃認為,校方是否轉英中,不會被資源因素影響,更認為局方的資源向中中傾斜,對英中極不公平。他說,若將學校轉為英中,資源將較現時減少,但校方亦會考慮及作好準備。
「其實𠵱家英中同中中差距唔止三百萬同五十萬,而係千幾萬(中中)同五十萬之差。英中已經較中中少三個文憑教師(每年開支百多萬),中中六年資源已經較英中多八百幾萬,政府𠵱家又畀成三百萬中中,英中只有五十萬,咁反而對英中唔公平!」
他說,該校百分之百學生於會考英文科及格,亦有八成五學生適合以英語授課,故該校將積極考慮轉為英中:「雖然我哋投入好多資源畀學生接觸英文,但係始終未夠英中多,因為英中係全部科目都用英文。」
不過,他認為教學語言政策於二○一○年才生效,屆時受人口下降影響,第一成績組別的學生人數亦減少,他預料除有多間不達標的英中要「落車」外,優質中中要取錄八成五適合用英文授課的學生亦有困難,擔心中中上車的機會或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