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Preiss筆記:明年投資何去何從?

MichaelPreiss筆記:明年投資何去何從?

縱使美股杜指隱然有直撲11000點關口的勢頭,但不要忘記,杜指今年至今的累積升幅仍不足2%,香港恒生指數錄得5.61%的升幅,表現亦遠遠跑贏杜指。不過,今年投資市場的傳奇仍是日本,由今年1月至今,日經指數已上升了30%,即使扣除了日圓疲弱的滙價損失,回報仍然可觀。日股強勢在2006年仍可望持續,投資者不妨繼續持有與日本相關的基金及投資。

阿拉伯股市今年表現更驕人。杜拜升幅達185%,乃全球表現最佳的市場,埃及股市以168%升幅緊躡其後,而約旦、沙地阿拉伯、科威特和卡塔爾等市場的表現亦令人印象深刻。即使我不認為這些市場會有大幅調整的危機,但我感覺到其上升空間在明年將會十分有限。
另一邊廂的泰國,其股市在亞洲甚至全球均是今年表現最差劣的市場之一。如果你是基本因素的信徒,以全亞洲最低的市盈率吸納泰股,相信錯不到哪裏去。我的看法是,市場自2004年12月以來對泰股是過度悲觀,其出錯程度可能較2000年時對納指過度樂觀尤甚。
新興市場表現佳,並不偶然。在一個資金過剩的泡沫世界,投資者不經思考便跟風入市,是很普遍的事,但真正的挑戰並不在於能否在市場賺錢,而是在形勢逆轉時可否全身而退。因此,在財富增值的過程中,切不可忽略分散投資和風險管理。
作為一個策略投資者,我會盡我所能去透視不同市場的不同形勢、想像事件及消息的心理影響、調校貪婪和恐懼的公式、勾劃出市場與市場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推斷所有可能發生的後果。畢竟,最危險的事,就是在市場賺錢之際,卻弄不清楚為甚麼自己可以贏取該些利潤。
我深信負利率在美元收益曲線上會一直存在,短至聯邦基金利率,長至30年期長債孳息均然,這亦是房地產、商品及新興市場至今仍未經歷一次較大調整的原因。不過,聯儲局每一次加息都會進一步靠近「中性利率」,這意味着已步入第3個上升年頭的美股將會漸露疲態。

油股可趁低吸納

究竟在伯南克的管治下,聯儲局何時才會停止加息?
兩種情況──通脹轉趨溫和,又或是美國經濟爆煲。但在經濟增長仍高達4.3%而失業率降至只有5%的良好勢頭下,美國經濟短期內並無爆煲的危機,故此,聯邦基金利率在2006年內高見5厘,並非不可能事。更何況,我懷疑貨幣政策若不收緊至令人有切膚之痛的水平,經濟和通脹會否轉弱。簡單地說,我估計消費物價會攀升至4%左右。換言之,聯邦基金利率在升抵6厘前亦未必會止步。
銀根收緊對企業盈利和值估必然構成損害,而如果出現息升盈利跌的情況,標普500隨時會跌回1050點水平。當然,我對主要指數的表現並不悲觀,尤其現水平的估值仍見吸引。不過隨着能源股光芒漸斂,要預測2006年哪類股份可領風騷,並非易事。我認為即使油價跌穿了60美元關口,油股仍然可以趁低吸納,如Conoco、雪佛龍(Cheveron)、英國石油(BP)和法國Total等,股價只反映了油價處於40美元的水平;對於一些對息口敏感的股份如建築股和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仍可多等一會。

避開息口敏感股

不過,投資者對那些零售類股份要避之則吉,因為在負債沉重的社會,息升肯定不利於消費者支出,英國和澳洲便是上佳例子。
必須注意的是,短息上升了4倍後,孳息曲線已變成孳息直線。歷史告訴我們,當通脹發酵時,聯儲局加息往往會過了頭,而當聯儲局急煞車時,必會有人因未綁好安全帶而飛出擋風玻璃,這是懸在全球資本市場頭上的一把利劍。
著名經濟學家凱因斯曾向後人發出警告:「市場的不理性,存在時間可以超乎我們所能容忍。」簡單地說,高處可以更高,大家必須順勢而行。
[email protected]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