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基金中,較穩陣的投資非保證基金莫屬。顧名思義,保證基金一般會提供回報保證,不過保證是有條件的,未符合條件便不會得到回報保證。
保證基金有本金保證及回報保證兩大類,所保證的分別是本金或一個最低的回報率。香港投資基金公會黃王慈明在《積金投資面面觀》節目中說,保證基金在投資方面較保守,而巿場上大部份保證基金都有附帶條件,如鎖定期、提款條件。供款人必須完全符合這些條件,方可享有所承諾的保證。
黃王慈明提醒強積金計劃成員,若已選擇保證基金,轉工時就要特別留意保證的條件中,有否列明在某段年期例如10年內不能轉換其他基金。另外,保證人在預先通知供款人的情況下,可以修改保證條款、調整或取消保證回報率。計劃成員在選擇保證基金前,應清楚了解有關條件。
計劃成員同時要知道,相對其他基金,保證基金除了基本收費(譬如行政費和管理費)外,還會收取保證費或儲備費。若果對保證基金有任何疑問,計劃成員應向受託人查詢。
時事評論員劉細良在節目中談到他個人的投資心得,其投資策略較審慎,喜愛穩陣的大藍籌股。他希望可以50歲退休,做一個旅遊作家,所以現在要有清晰的目標回報。其實,選擇保證基金也一樣,事先應清楚了解自己的需要及基金條款,再以基金的保證回報作為投資目標。
《積金投資面面觀》第5集將於今日下午2至3時的雷霆881《人生交叉盤》節目中播出,詳細內容請瀏覽積金局網頁(www.mpfah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