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過去二十年,香港人走過的民主路絕不平坦。八十年代初地方政制啟動,生活在殖民地的平民才有機會投票;立法機構引入分區直選,是十四年前的事。中、英展開香港前途談判,喊出港人治港口號,回歸後終證實不過是個笑話。特區成立,前朝代議政制解體,仿佛時光倒流,區議會竟恢復委任制,人大釋法更令普選無期。 記者:羅偉光
回望前塵,歷史原來驚人地相似。八六年十一月二日,多個民間團體在高山劇場召開「高山大會」,要求八八直選,當時活躍政壇的腦科醫生黃震遐站在台上發言,「有錢人話香港有民主,會影響投資環境,打擊經濟發展,點解佢哋又投資歐、美國家?呢啲國家冇民主咩?」重提這番說話,黃震遐也笑言「原來重啱用」,他說不論當年還是今日,商界的言論也只是為保障既得利益找藉口。
普選訴求難逆轉
這樣拖拖拉拉,便蹉跎二十年歲月,黃震遐形容當日大會,象徵八十年代港人民主意識的高點。高山大會搞手之一、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楊森,形容大會啟蒙中、青代對民主的渴求,他說大會最初由教協、宗教團體及一些專業人士發起,後來認為集結民間力量更重要,故擴大規模組成「民主政制促進聯委會」。有參與高山大會的郭乃弘牧師稱,雖然高山大會爭取八八直選落空,但效果很大,「如果當時唔係有班人鍥而不捨去爭取,九一年都未必有直選。」見證香港民主發展,楊森說港人追求普選勢頭已不可逆轉,「𠵱家二十幾、三十幾歲嘅人,見過六四事件,參加過7.1大遊行,經歷呢啲事件洗禮,再唔畀佢哋普選,佢哋完全不能接受。」
民選市政局被殺
九七回歸,民主進程一夜打回原形,臨時立法會取代立法局,兩個民選市政局被殺,區議會恢復委任制,北京極左高氣壓令港人喘不過氣,終於爆發○三年7.1五十萬人上街。
回歸後,中央對香港民主發展愈箍愈緊,去年人大釋法更否決了○七、○八雙普選,曾蔭權炮製的政改方案又沒有普選時間表,二十多年了,為甚麼普選仍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