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11月份期指守於15000以上結算,結算後之市況一度急轉向下,惟下挫至14866點即見反彈,14800點料已有初步支持。正當大市走勢再度轉佳之時,新股表現更是矚目,究竟是大市升勢帶動新股造好,抑或新股表現強勢刺激整體大市投資氣氛?筆者的看法是偏向後者。
事實上,10月份港股跌勢已於11月份收復大部份失地,恒指反彈1000點,誘發不少獲利貨出現,部份投資者則趁勢「打和」套現,在現水平買入藍籌股的吸引力有限,套現資金轉移以新股為目標,加上領匯房地產信託基金(823)上市後之股價表現持續向上,由於這隻被喻為缺乏盈利增長的「收息」股為市場帶來驚喜,部份沒有參與認購的投資者也希望在其他新股上「尋寶」,對部份基金經理來說,亦希望乘勢認購新股求短線獲利,這或會較依靠年底推高大市粉飾櫥窗更直接。
領匯、百盛商業(3368)、敏實集團(425)及新澤控股(095)上市股價急升的效應料仍將延續,現正招股的奕達國際(2662)、西王糖業(2088)、華鼎集團(3398)、中國香精香料(3318),以及本周陸續公開招股的泓富產業信託基金、雅居樂料會引起另一番熱潮,這兩隻股份分別具有領匯及中國房地產概念,加上投資者對其業務較認識,亦是吸引投資者認購興趣的原因。
認購前須做基本功課
傳統上,市場對於在臨近年底上市的新股大多較謹慎,這是因為部份公司希望趕及該年度內上市,以免需要再花資源核實全年帳項,因此,申請上市的新股之質素亦難免較參差,但今年的情況卻完全不同,筆者近日於不同場合均聽到有關新股上市的討論,筆者亦相信新股熱潮仍將持續,但投資者也需注意該股份的行業投資價值及公司盈利能力等基本要素,一旦該股份上市掛牌時,新股熱潮已過,該股份是否仍具持有價值,這個風險考慮不能忽略。
今年12月世貿部長級會議首次在港舉行,這個本可提升香港在國際上的認知程度及聲譽的盛事,如今卻成為市場憂慮示威活動對香港社會秩序構成影響。以香港作為一個自由貿易城市,兼且並不直接涉及今次「多哈回合」的議題,香港理應安全度過,但卻不能抹煞示威者激烈行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雖然今次世貿會議重點涉及的農產品補貼爭論與香港沒有直接關係,但在非農產品貿易限制上的談判將直接影響中港貿易,而本港亦依賴農產品入口供應,因此,世貿會議對香港亦具間接影響。在世貿會議(本月13至18日)期間,奕達國際、華鼎集團、泓富產業,甚或雅居樂均在該周正式掛牌,因此,投資者目前可說是處於「新股熱潮」與「世貿會議」之間,認購新股仍應有所選擇,撇除熱潮因素,筆者偏向選擇華鼎集團、奕達國際及泓富產業,而西王糖業炒作味料較濃。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