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港股可謂大上大落,周二期指結算後,周三恒指急挫至15000點之下。論跌幅其實不算多,但論驚嚇程度則可算頗為震撼,皆因主要跌幅集中在當日尾市時段,兼且是在沒有任何消息、理由或藉口之下回落。
當晚外圍股市亦全面下跌,杜指跌82點。到了周四,市況卻出現戲劇性的轉變,早上日韓股市皆開市即升,接着在開市前期指首15分鐘造價是呈高水,其實已出現了大挾倉先兆。結果當日全球主要股市皆大幅上升,大家亦找不到周三港股急跌的原因。
對於市況走勢的預測,期指市場的變化是最具參考價值的。周三尾市急跌,期指在現貨完結後的15分鐘急跌至低水,但大家若有留意的話,成交並不多。到了第二天,大家知道美股大跌82點,雖然日韓股市不跌,但也只微升,但期指卻已即時由低水變成高水,反映買盤強勁,好友信心十足,不怕前一晚美股之下跌。到了港股開市,現貨受壓,恒指下跌,但期指卻仍能撐着,成交逐步增加,但期指高水愈加拉闊,正正顯示好友強勢,淡友若然有實力的話,便早已將大市再推低才平倉。其後之大挾倉行動,便是順理成章的結果,整個過程不需原因、不需理由、不需解釋,只要你懂得從衍生工具市場的變化作分析,擺脫技術分析給你的框框,自能輕易掌握。
當晚筆者剛巧是授課的日子,詢問當晚的學生有沒有於早上入市,大部份皆回答沒有,主要原因是心理上的恐慌,看見周三的急跌,心理上未能即時適應。另外,有學生亦解釋,早上見所有藍籌皆受壓,覺得市況應淡。此看法又犯了另一個錯誤,就是被表面的市況走勢所欺騙。
測市由期指入手
大家應該知道,期指是未來市況之反映,估計後市要看期指,不要看正股。所有大升/跌浪皆會先從期指作部署,正股只是操控調節之工具,正股之短期走勢啟示性不高。
上周大市其實是頗具啟示作用的,首先,周三及周四之波動,已初步反映12月份期指是好倉主導。另一方面,美國公布的數據顯示,筆者覺得傾向通脹溫和,息口應該快將見頂。更重要的是炒「粉飾櫥窗」效應,此一因素今年應該成立。若你是筆者的忠實讀者,應該知道筆者過往一直反對市場胡亂用「粉飾櫥窗」、「聖誕鐘買滙豐」作為看好12月份股市的理由。為何今年筆者又用「粉飾櫥窗」作理由呢?其實最重要是明白基金經理的心態,「粉飾櫥窗」不一定要升,只要在11月沽貨,12月壓低指數,表現一樣可跑贏大市,基金經理仍可穩坐其位。要判斷12月之「粉飾」是要用升市還是跌市呢?關鍵在於上半年之整體表現,若上半年賺得多,倒不如壓低收,留有一手給明天;若然上半年賺不夠數,便要盡量炒高以交功課。大家估計一下,今年的傳統基金上半年的表現如何,是否需要托高大市來作「粉飾」尼?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