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扁沒露面 黨魁辭職<br>民進黨群龍無首

阿扁沒露面 黨魁辭職
民進黨群龍無首

繼去年底立法委員選舉失利後,民進黨在這次縣巿長選舉中更全面大敗,勢將使餘下兩年零三個月任期的台灣總統陳水扁,變成更為弱勢的「跛腳鴨」。有學者預期,在蘇貞昌為敗選負責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後,民進黨領導層將無可避免經歷重組和大震盪,甚至可能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面,並打擊該黨在二○○八年爭取繼續執政的氣勢。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選前許下諾言,要保住台北縣的執政權以及該黨原有的十個縣巿長席位,但結果兩項指標皆未能實現。昨晚八時選舉結果逐漸出爐後,他與行政院長謝長廷和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堃一同出席記者會,並宣布:「身為黨主席的我,願意扛下所有責任,辭去黨主席的職務。」

民進黨青壯派全軍盡墨

蘇貞昌承認:「今天選舉結果,是民進黨的挫敗,也是給民進黨最大的警訊。」謝長廷坦言,選舉結果反映民進黨的作為,與民意有一定的落差,該黨將全面的深入自我檢討。陳水扁昨晚沒露面,只發表新聞稿對選舉順利完成表達欣慰。
民進黨今次在台北縣、台中縣、台中市、南投縣推出四名「青壯派」候選人,包括陳水扁愛將羅文嘉、林佳龍、邱太三、蔡煌瑯,但全軍盡墨,使新血嚴重受創。該黨幕後人士分析,四名「青壯派」候選人失利,並不完全是個人能力受質疑,而是受到執政當局屢出醜聞、政績也欠佳的拖累。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麟徵估計,民進黨稍後將會有一些內部重組,也會出現內部檢討和鬥爭。但她認為在蘇貞昌辭去黨主席職務後,謝長廷受高雄捷運案醜聞影響,游錫堃需為宜蘭縣失守負責,「民進黨本身沒有很多人才,其他要員的資歷也比較淺,目前在台面上看不到誰可以接班」。

學者:兩岸政策將微調

陳水扁在選前矢言「泛藍地方執政過半,兩岸政策將緊縮」,但張麟徵認為執政當局今後兩年將會迫於形勢,在兩岸政策作出一些微調,例如批准兩岸包機節日常態化、有限度開放大陸遊客觀光等。
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嚴安林認為,選舉結果顯示民進黨五年多以來執政不合格,民眾對其執政能力、政績不認可,對其投下了不信任票,而民進黨未來黨內鬥爭會進一步加劇,權利分配的布局也將被打亂,「後扁時代」將提早來臨。
本報記者/中評網

民進黨籍台北縣長候選人羅文嘉(右二)承認落敗後,與工作人員擁抱,感謝他們的支持。
廖瑞祥攝

民進黨支持者對選舉結果感失望,手持尖刀企圖切腹,幸被工作人員及時制止。
廖瑞祥攝

台灣司法部前部長陳定南昨參選宜蘭縣長,其姪女新娘子陳緯倫穿禮服投票。左為陳定南的兄長陳定灶。
葉志明攝

選民到設在學校的投票站投票時,經過小學生寫的毛筆字。
林振義攝

昨日謠傳台中市長胡志強中風的手機短訊。
張為棟攝

台北縣板橋市一間廟宇昨走入凡間,變成票站。
黃昱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