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楚三年多前被精神分裂症折磨,令她失去健康和工作,病後她在新生精神康復會庇護工場接受培訓,學懂做一些小巧手工藝品。兩個月前,她更成為首批學員,被派到新開張的新生禮品廊擔任售貨員,她視此為重回社會工作的踏腳石,更希望藉此向外界證明精神病康復者的工作能力。
三十五歲的燕楚,笑容可掬,絲毫不像一個曾經飽受精神病困擾的病者。「我𠵱家基本上已經好番,冇再復發,只需要四個月覆診一次同埋一日食一次藥就得。」燕楚勇敢訴說自己的病情。
燕楚只有中五學歷,但她好學不倦,一邊工作一邊修讀會計課程,取得文憑後,她進入一間會計師樓任職文員,卻沒想到是噩夢的開始。
「當時工作好辛苦,日日做足十二、三個小時,壓力好大。」最終,燕楚熬出病來,三年多前開始出現幻聽及失眠症狀,她到醫院求診,醫生告知她說:「你患咗精神分裂症。」
任售貨員 重投社會
燕楚一下子便被打垮,被迫辭去工作,一面接受藥物治療,另一方面被安排到新生精神康復會庇護工場接受培訓,做一些簡單的入信工作,其間並學習一些陶瓷手工藝和布藝製品。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其表現獲得稱許,更於兩個月前被派往新生精神康復會在青嶼幹線觀景台新開設的新生禮品廊擔任售貨員,每月可獲約二千元培訓津貼,是她重投社會工作的第一步。
「呢個係一個新嘗試,我覺得應該畀自己一個機會。」燕楚目前的工作,主要是收銀及負責向客人介紹店內貨品,由於大部份客人均是來自內地及外地的遊客,因此燕楚不時要用普通話和英語作「雙語廣播」,對她來說是一個新挑戰。
「最大困難係要有應變能力,遇到客人投訴就要道歉,講聲唔好意思。」燕楚興奮地表示,做了兩個多月,不但改善了人際關係技巧,她亦有機會接觸不同階層的人士。
表現穩定 令人鼓舞
新生精神康復會高級經理何寶珊亦對燕楚的表現讚不絕口。「燕楚表現好穩定,佢好用心去做,夜晚重去學倉頡輸入法,實在令人鼓舞。」
燕楚躊躇滿志地說,希望藉着在新生禮品廊的訓練及實習,讓她吸收多些工作經驗,有朝一日可以公開就業。
「我想證明畀人睇,精神病康復者都可以喺正常工作環境工作,唔應該有歧視。」
新生禮品廊簡介
新生禮品廊位於青衣青嶼幹線觀景台,旅客可以一邊選購精品,一邊飽覽汀九橋和青馬大橋的景色。新生精神康復會行政總裁溫麗友表示,該店的特色,是所有精品均由庇護工場逾千名精神病康復者親手所製,包括:T恤、陶瓷品、頸巾、紀念杯,還有一些切合青馬大橋主題的紀念品。該會希望透過營運精品廊,培訓學員,為他們將來公開就業鋪路;亦盼給予社會人士機會多些認識這些康復者,以清除隔膜及疑慮。
市民如欲參觀精品廊,可於青衣機鐵站A1出口轉乘308M專線小巴,小巴行走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每小時一班。
查詢電話:24977708
精神病康復者公開就業
精神病康復者若要重返社會,公開就業,可說困難重重,他們不但要克服本身的心理障礙,還要得到僱主接納。據新生精神康復會資料顯示,合作金庫○四年四月至○五年三月,共有二百六十六名精神病康復者參加該會的輔助就業服務,其中只有三十八人成功就業,從事行業包括:清潔、保安、飲食及零售等,平均薪金約二千元至七千元。新生精神康復會行政總裁溫麗友認為,政府可考慮為願意聘請精神病康復者及殘疾人士的僱主提供一些稅務優惠等,增加他們的就業機會。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