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一代為未來 校園網站齊動員<br>民主路上湧現生力軍

年輕一代為未來 校園網站齊動員
民主路上湧現生力軍

【本報訊】香港年輕人一向被視為對政治漠不關心,可是經過回歸後的連串社會運動洗禮,民主已經在年輕人世界播下種籽,並悄悄發芽成長,他們在校園、互聯網空間,為爭取普選糾集力量,爭取一個屬於他們的民主香港。 記者:莫劍弦、林社炳

學聯常務委員會主席余冠威說:「我哋行出嚟(12.4大遊行),就係要為𠵱家喺校園享有嘅民主公平制度,第日我哋踏出社會,一樣可以有咁嘅民主公平制度。」

討論區攜手相約遊行

互聯網是年輕人的世界,一大班互不認識的網友,過去數周一直以虛擬空間為12.4大遊行動員。上周初,anti23新聞組上有網民發起籌款製作12.4橫額,以「愈多網民合資,橫額愈大」作口號,短短一周已成功籌到足夠款項,捐款者主要是一群二十至三十歲的年輕人。負責的網民Gigi說,已決定製作一幅十呎乘三十呎的巨型橫額,印上「網民要普選」的字句,網民明日並會一起上街:「真係冇諗到今次反應會咁好!」
另外,最少四個互聯網討論區,聯合動員網民參與明日爭取普選大遊行。負責的網民「第一武神」張漢賢說:「《基本法》白紙黑字寫明香港人有權普選特首。但係曾蔭權為咗討好中央,自動放棄呢個權利。」三十二歲的張漢賢還自資製作一幅十五呎乘二十呎,寫上「一人一票選特首‧香港前途在我手」橫額,明日下午二時相約「香港及世界新聞區」和「海德公園自由區」網民一同參加大遊行。他指今次是全港首個以網站名義,參與社運的團體。
爭取普選網站RebuildHK網主Freeman表示,今年7.1大遊行前夕,網民並沒有發出太多上街呼籲。但該網站近期每日平均有三千至四千人次瀏覽,每個討論12.4遊行的留言,起碼得到五、六十段回應,「留言比今年7.1多十倍」。他指出,今次海外網民留言及捐款特別踴躍,多是年紀較大一群,他們雖不能回港參加大遊行,但均願意出錢資助遊行人士製作橫額和刊登廣告。
校園方面,學聯常務委員會主席余冠威說,大專生對12.4遊行表現熱情,明顯較今年7.1熱烈,不少同學均自發撰文投稿報章支持普選,相信參加遊行的同學會較今年7.1更多。他說自回歸後,同學對政治明顯更加熱心,他們均明白爭取民主普選,並非為了其他人,而是為日後踏足社會,爭取一個民主公平的制度。

大中學生均動員上街

香港大學學生會政治及公共行政學會將會動員港大學生上街,該會宣傳秘書譚雪欣表示,上街是為了爭取民主,爭回港人的政治基本權利,學會不認同政府政改方案,希望修讀社會科學的同學一同上街。中學生聯盟副主席蔡曉冰表示,聯盟會呼籲中學生上街爭取普選,因為他們對政府方案失望,希望中學生響應呼籲參與遊行。

爭取民主不分老幼,過去幾次7.1遊行,大批熱心政治的中、大學生,紛紛上街表達意願,成為爭取民主運動的生力軍。
資料圖片

爭取民主不分老幼,過去幾次7.1遊行,大批熱心政治的中、大學生,紛紛上街表達意願,成為爭取民主運動的生力軍。
資料圖片

爭取民主不分老幼,過去幾次7.1遊行,大批熱心政治的中、大學生,紛紛上街表達意願,成為爭取民主運動的生力軍。
資料圖片

《網上民主力量》
網名「第一武神」的張漢賢,明日將會合其他討論區的網友,參與反政改方案大遊行。

《網上民主力量》
RebuildHK網主Freeman表示,近期站上有關反政改方案的回應,「比今年7.1多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