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月增逾20萬個職位,回復到颶風「卡特里娜」肆虐墨西哥灣前的水平,其中製造業職位更是1年多以來首見連升兩月。該國「打工仔」收入亦水漲船高,錄得兩年半至今最大按年升幅,將有助支持消費市道。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11月份非農業職位增加21.5萬個,是7月以來最多,且超過市場估計的21萬個。10月份職位增長從原先統計的5.6萬個,向下修訂至4.4萬個;但9月份職位由早前公布的減少8000個,修正為增長1.7萬個。換言之,在9月與10月這兩個月,職位增幅較初步評估多了1.3萬個。
上月失業率維持5%
自2003年6月至今,美國已連續30個月錄得職位增長。今年1月至11月,每月平均增加16.7萬個職位。該國上月失業率維持在5%,符合預期,失業大軍有760萬人。
各行業上月均增聘人手,當中服務業職位上升16.5萬個,領先其他行業。受惠於風災過後要重建災區,建造業職位增長3.7萬個。製造業職位於10月增加1.5萬個後,上月再多1.1萬個,為1年多以來首次連升兩月。
上月整體每周平均工時為33.7小時,減少6分鐘。工廠工人每周平均工作40.8小時,少了12分鐘。
至於上月每小時平均工資為16.32美元(約127.3港元),升0.2%,與預期相同,但較前月的上升0.6%溫和。與去年11月比較,上月每周時薪升3.2%,是2003年3月以來升得最急。
儲局料再加息兩次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環球經濟部主管斯蒂芬森說,聯儲局應會再加息兩次,以防範通脹加劇,屆時利率將接近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