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三年,一個黑人牧師,竟敢在膚色黑白分明的氛圍下發表題為「我有一個夢」的演說,促使美國國會通過《民權法案》;一九一九年,一個印度律師號召手無寸鐵的群眾通過「非暴力的公民不合作」對抗殖民統治,最終令印度共和國得以在一九五○年成立。
陳政深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二年級
曾幾何時,登月是不着邊際的夢想,但經過科學家的努力,連一個大量人民目不識丁,手執鋤頭的農業國家,也有「嫦娥計劃」。理想,總是由夢想開始。勤奮用功,加上目標明確,推銷員也有機會成為特首——這是小學生都懂的道理。但今天,追求,卻被扣上打亂社會和諧的帽子。表達意見,竟被特首視為威嚇。
坊間有不少聲音認為香港政治氣候不成熟,也沒有政治人才,因此不適宜實行普選;也有說一旦擁戴福利主義的人成為議會大多數,社會精英的利益將被逐步蠶食。但沒有出路,沒有合理的制度,「人才」從何而來?就像在一條沒有學校的村莊,有人提議要建一所學校,卻有人反對:「村內沒有人識字,叫誰去讀呢?」本末倒置兼荒謬絕倫,卻是廣為反普選人士接受的邏輯。
別侮辱選民質素
至於擔心議會內充斥損害香港利益的人之說,更是侮辱香港選民質素,亦有以偏概全之嫌。難道委任制就能確保沒有尸位素餐之徒?委任制議員向委任者負責,民選議員向選民負責,權力來源的基礎大小明顯不同,制度優劣高下立見。兩年七一大遊行的和平場面,已充分顯示了港人的質素。在民主制度下,當人民發現議員做了有損香港利益之事,自會將不稱職者請下來,而這就是普選的好處。正如已故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所說:縱然民主制度有其不善之處,卻是現今世上最好的制度。
香港人都很現實。政府不斷強調如民主派議員堅持否決五號政改報告書,香港民主進程將毫無寸進。我們不知當權者是否在估計着我們要些甚麼;我們也不知當權者是否期望我們逆來順受;但很明顯,我們可以向有違期望的政改報告書說不。
「循序漸進」是藉口
上街,不會為香港添煩添亂,更絕不會成為政客的工具。愈多人上街,將愈顯示香港公民質素之高,愈顯示人民力量主導政客,而非被政客利用。相反,如不對荒謬的制度表態,人民只會淪為當權者的傀儡。
全國政協常委何鴻燊先生早前透露,有國內領導人認為,「美國要一百八十年才有民主普選」,因此香港不應在回歸不足十年的今天實行普選;但美國也是在獨立一百九十三年後才成功登月,既然中共領導要「以史為鑑」,何不將登月計劃改為新中國成立近二百年後的二十二世紀?正因為時代不斷進步,正因為我們要追上世界步伐,我們絕不可用「循序漸進」作藉口而停滯不前。
讓我們信有明天
我們也許沒有馬丁.路德.金和甘地號召群眾的魅力,但我們卻有造夢的權利和能力,我們更有機會令之成真,機會就在明天。今天的人像是沒有了夢,因為我們都在享受着前人爭取夢想的成果。但人們忘記了,普選的夢想,仍然距離我們很遠很遠。即使七十八歲老人不肯定是否能看到普選,但他信有明天。
○三年七月一日,五十萬名抱着「知其不可為而為」信念的港人走上街,令政府讓步擱置就二十三條立法;○五年十二月四日,為了夢想成真,我們何妨再去作造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