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驗肝癌生存期延四倍

早驗肝癌生存期延四倍

【本報訊】香港每十人便有一人是乙型肝炎帶菌者,當中有兩成半至四成最終會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每年有一千多人因而死亡。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顯示,肝炎病人若定期以超聲波照肝及檢驗血液中甲胎蛋白含量,初期毫無病徵的癌症可及早發現並治療,令病人生存期延長四倍。

應每半年檢查一次

該院內科學系副教授袁孟峰昨稱,四十歲以上肝炎病人應每半年檢查一次,一般費用只需七百多元。該院過去十年共替五百多名肝癌病人作研究,發現透過定期檢查確診的病人,其後生存期中位數達二十一月;待出現腹痛等病徵才確診的病人,其後生存期只有四個月。
此外,該院一項骨髓捐贈研究顯示,若捐贈者為乙肝帶菌者,近半受捐者會因此感染肝炎,當中三成因肝衰竭而死亡。如果讓捐贈及受捐者分別於手術前後服用減低血液病毒數量的藥物「拉米夫定」,感染率可減至百分之七,肝衰竭死亡率更降至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