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成為出色的廚師,會考失敗的蕭欣浩當年四處報讀廚師課程,均因成績欠佳而不獲廚藝學校取錄,兼受盡白眼。為圓大廚夢,他發憤圖強,努力苦讀毅進課程、副學士先修、副學士等,希望將來可到世界各國學習廚藝。今年九月升讀嶺南大學中文系二年級的他,更有機會成為具學士學歷的學士廚神。 記者:梁美寶
二十二歲的蕭欣浩說,其母為茶餐廳廚師,自幼在母親薰陶下,他三、四歲起便開始學煮食。「我阿媽同其他人好唔同,好鼓勵我煮餸,於是我成日走入廚房研究廚藝。」
讀中學時已立志要當廚師的他,惟會考僅得六分兼英文科不及格,他當時打算往餐廳學廚。「嗰陣時啲人見到我個成績後,覺得太差,唔肯請我,之後報讀廚藝學校又無一間收我,都幾唔開心!但就喺嗰陣時起,我決定讀好書,希望將來可以做一個壓到場、有學歷的廚師!」
蕭後來修讀毅進課程、副學士先修課程,並於○三年沙士期間初嘗學廚的滋味。「讀副學士後,我搵到份學廚,頭三個月我都係做洗碗、洗廁所工作,之後先開始學煮嘢。」
短短一年升為大廚
他說,因沙士期間許多大廚流失,故該法國餐廳於短期內傳授不少廚藝給他,令他於短短一年內由助廚升至二廚,再躍升為大廚,月入高達二萬元。雖然躍升為大廚,顧客有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影星吳彥祖、成龍等,但蕭欣浩並不滿足,希望闖出更闊廚藝空間,往世界各地學習不同菜式。
「我知道若我繼續停留,最多只識得煮法國菜。我希望讀書可以幫我發展更多空間,多啲機會!」他遂再考入嶺大讀副學士課程,今年九月更升讀中文學士課程二年級學習詩詞歌賦。重拾書包的他,卻無放下「鑊鏟」,除了繼續於該法國餐廳做兼職廚師外,更於課餘修讀茶餐廳課程、衞生經理及調酒課程,寄望有一天能當上年輕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