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爭取普選,建立真正的民主體制,是香港經濟進一步繁榮發展的關鍵。因為沒有民主選舉制度,自由市場的運作,便容易受到人為破壞;公眾的權利動輒受到大財團、以至既得利益集團的侵犯。
約公元前6世紀,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他上任不久,便進行經濟改革,允許人死之後,可以將生前財物傳給指定的繼承人,這是希臘文明第一次對氏族「公有制」的侵犯,確立了尊重私有產權的制度,也為希臘的經濟發展奠下基石。
然而,經濟的發展得不到民主體制的配合,公眾的利益便無法在政治市場上,透過一人一票的方式解決紛爭和矛盾,最終為社會帶來不穩。所以,梭倫之後,克利斯提尼及伯里利里等領袖需要深化政治改革,並引入「貝殼放逐法」,以一人一票的方式,議決放逐危害國家的人;以議會的形式,讓公眾參與治理城邦,保障個人的權利不受侵犯。
希羅多德在他的巨著《歷史》一書中,記載了伯里克利有關民主的名言:「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裏。」很清楚,主權在民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價值。
二千多年後的五號報告書
如今曾蔭權發表五號政改報告書,香港的民主發展步伐處處受制。連普選特首和全體立法會議員都無路線圖、無時間表,迫使香港人上街爭取民主,實在是對香港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諷刺。
可以說,在公元前6世紀,雅典的領袖已明白一人一票的普選,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當少數人掌握權力之劍,只會帶來「權力令人腐敗」、以至官商勾結的惡果。然而,二千多年後,香港人竟然要為民主而上街,實在令人感慨。
於1963年,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前,為爭取自由和平等,向25萬人發表了《我有一個夢》演說:「我有一個夢,有朝一日,我的四個孩子將生活在不以膚色,而以品德取人的國家。」這番話,令不少聽眾激動得兩眶通紅。的確,向當權者爭取公民天賦的權利;設法限制執政者的權力,以保障個人的自由不受侵犯,只有建立民主的普選體制,夢想才可以成真。
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