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距離「反對政府方案,爭取盡快普選」遊行還有兩天,本報近日收到投訴,指政府委託理工大學進行的新一輪民調抹黑遊行,問卷其中一條問題問市民如何看待12.4大遊行,但問題答案的選項,竟然沒有「支持」或「會參與」這些選擇,只有對遊行負面描述的答案。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批評,這樣的問題有引導性,得出結果既不科學也不準確,無法反映民意。 記者:莊曉陽
本報日前收到讀者投訴,指上周接到來自理大研究員的電話,了解市民對政改意見,其中一條問題問他:「你對市民喺十二月四日上街持乜態度?」答案的四個選擇,分別是「非常激烈」、「好激烈」、「激烈」及「適中」,卻沒有反映對遊行正面態度的答案如「支持」或「將會參與」的選擇,由於他反對政府方案,一定會參與遊行,所以最後只能拒絕回答問題。
政府委託理大調查
他表示民調還有其他問題,但不太記得詳細字眼,內容大概關於是否支持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外訪、是否支持政改、是否支持取消委任制、是否支持路線圖及時間表等。
該讀者指出,除了上街的問題外,關於普選時間表及路線圖的問題也有偏頗,相關問題轉彎抹角,不是直接問是否支持,而是加了一大堆前提,聽完問題後也覺得混亂,也找不到合適的答案,表達他支持時間表及路線圖的意見。他批評,這些嚴重偏頗的問題根本無法反映民意。
政府較早前有關政改的民調,都由理大負責統籌及發問,問卷由中央政策組設計,但問卷被外界猛烈批評設計嚴重偏頗,就連負責統籌的研究員也曾向中策組反映意見,但中策組沒有修改。
本報曾向政府新聞處查詢,是否進行民調了解市民上街的意向。發言人回應,由於政府多個部們都進行民調,記者只提供民調問題,無法證實是否中央政策組進行民調。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表示,中策組繼續就政改問題委託理大進行調查並不出奇,但這些問題屬實,本身有誤導性,政府說民調符合科學,其實只是指隨機抽樣、及研究員的水平,但這絕不代表得出來的結果就科學。鍾指出,理大幫政府做民調,一直的角色只是負責抽樣、問問題及做初步分析,得出的結果便會交給中央政策組。
議員斥手法拙劣
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批評,政府此舉是想借民意打遊行,拉一派打一派,但用如此拙劣的手法打擊遊行是非常令人失望,「有冇搞錯?有乜理由三個選擇都係激?三個激先至得一個適中?點解冇話遊行理性、合理、溫和呢啲字眼?」李批評,政府這樣定位遊行,與政協胡應湘形容遊行是搞「暴民政治」是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