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樂:考試月6種頭痛家長也求助

親子樂:考試月6種頭痛家長也求助

幻彩燈飾映入眼簾,悠揚樂韻飄送耳畔,聖誕氣氛如斯濃厚,要是加上聖誕大餐就Perfect喇!小朋友,醒吓啦﹗唔好發夢住,放假前,學校都會送份大禮祝賀大家──就係一年一度的期中考試喇。踏入12月,唔少家長都與孩子進入備戰狀態,細路唔想讀到黐筋,家長唔想緊張到頭暈,就要睇吓社工教大家點樣輕輕鬆鬆接呢份賀禮啦!

記者:盧家蕙 
攝影:林栢鈞
Model:Fairy(媽咪)、Jade(囡囡)FromSalvador

社工:考試後壓力更大!

談起考試壓力,香港青年協會彭淑嫻(註冊社工):「10月份小學有小測,啲熱線就開始打來;12月是高峯期,不少小朋友打來話考試好大壓力,溫書不知從何入手,最慘就係要考試,緊張到出現不正常的生理反應:失眠、渴睡(一溫書就想瞓)、頭暈、頭痛、胃部不適等。
「其實唔止小朋友打來,家長也會向我們求助,甚至比孩子更抑鬱。」她表示考試後所承受的壓力,分分鐘比試前還要重。「因為成績出咗,大局已定,小孩怕被父母責罵受罰,家長又怕小朋友繼續懶散冇進步。」

註冊社工彭淑嫻

6大常遇頭痛問題

頭痛一:警告式壓力大

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說,父母暫時冇直接畀壓力佢,但會經常叫哥哥姐姐做功課和溫習,令自己不期然也感受到無形的壓迫感,感到日後父母便會施加更多催迫。

社工教路:別用命令式

「催促溫習無可厚非,但不要開口埋口就話『快啲同我去溫書!』之類的警告式、命令式的語句,喝斥小朋友,他們不但會懼怕家長,更加會怕做功課及溫習;物極必反,小孩也有可能聽慣咗當作耳邊風,更加放縱自己。」

頭痛二:匿埋房搞啲乜?

不少家長對小孩挑燈夜讀的表現而不安,連談話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他已閉上房門,部份父母也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溫習還是玩電腦。

社工教路:愛心湯水好簡單

「家長先要清楚考試通告,與小朋友一起擬定作息時間表,分配好時間溫習,不可讓小孩有臨急抱佛腳的機會。」此外,父母要營造談話的輕鬆氣氛,尋找他們有興趣的話題切入,讓他們吐出心事。「鼓勵行動可以好簡單,例如愛心湯水,也有家長會切好晒生果畀孩子,服侍周到!」談話時有眼神接觸、輕搭膊頭,都可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關心。

頭痛三:肥佬咗震騰騰

考試後,驚到震騰騰的小朋友,正苦惱緊點同媽咪講自己一塌糊塗的測驗成績:「媽咪就快返來了,好驚呀,死喇!」

社工教路:先了解失敗原因

「大人首先要關心小朋友嘅感受,若佢好驚,家長就應該先跟他一齊了解番失敗原因,睇番份卷『有冇地方係因為不小心而扣分?』,再考慮他平日的表現,有冇專心上課呢?如果小朋友係因為一見到題目就緊張到記唔起,就要教他應試的減壓方法,例如深呼吸或飲幾啖水。不過深呼吸一定要平日練定,而飲水不宜過量,否則頻頻去Toilet就煩了。」

頭痛四:成績好要求高

一位剛升上中一的學生,第一次在期中考時體驗到挫敗感:「我小學時全校200人考20名內,𠵱家都係200人,但我只考了第67名,成績退步了,我是不是很沒用?」

社工教路:引導分析

「考試結果會令學生充滿壓力,尤其是一向成績好的孩子,他們對自己要求很高。家長要引導小孩作多方面分析:例如同學的水平已不如往昔,科目多了,課程也緊密了等。小孩要考慮心態要作出調節,不要無辜地畀自己更大壓力。」

頭痛五:100分有獎金

係人都知獎罰要分明,但有家長會以獎賞以利誘小孩。彭姑娘說:「有個Case係小朋友打來,失望地說因為考試成績未如理想而沒有獎賞。佢話『今次只有95分,媽咪話100分先有獎,獎100蚊!』。

社工教路:鼓勵話更實際

「以金錢利誘作為推動力過於現實,小孩的價值觀也可能會被扭曲。其次,小孩本身認為「有9字頭算不錯」,但因為「100先有獎勵」,令他們承受不必要的挫折感及壓力。其實有進步就已經值得欣賞,即使一句鼓勵說話,也可具有激勵作用。」

頭痛六:盡晒力無起色

不少家長自問已花了不少時間、精神去幫他、陪他,但孩子成績仍然無起色,每逢考試測驗大人細路都苦惱得要命。

社工教路:與老師溝通

家長不要表現得比他更沮喪,間接打擊小朋友自信;事出必有因,父母可跟學校老師溝通多點,查考他上課是否專心之餘,也可留意他有冇學習困難,普遍如讀寫障礙等問題。

減壓親子小按摩

彭姑娘:「溫書時專注力要高度集中,每溫習夠45分鐘就應該郁動吓。按穴位之餘俾對眼望吓遠景,尤其是綠色的東西,可有效鬆弛眼球活動,行公園睇吓風景,順便吸收吓和暖陽光同清新空氣,都有助舒緩緊張情緒。」溫習完,眼睛疲累得要命,父母同小朋友鬆一鬆,做番Part醒目眼部操,得到鬆弛外大家關係都好啲!

舒緩眼部不適的穴位:

如有需要,香港青年協會歡迎家長小朋友打來搵社工傾一傾,「您有心事,我用心聽」的「關心一線」,由星期一至六,下午二時至凌晨二時,專業社工馬上同你分擔憂愁。

電話:27778899
u21青年網站:www.u21.org.hk

■「太陽」——眼尾與眉部交叉位置,可舒緩眼部疲累及壓力。

■「睛明」——眼頭位置,可有效消除眼部疲倦、充血及眼痛。

■「風池」——頸部上方,近頭部位置,可消減焦躁感,鎮靜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