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匯房產基金(823)上市5日即面對第一個挑戰。領匯公布,前日(11月30日)接獲英格蘭註冊的對沖基金TheChildren'sInvestmentFund(TCI)知會,該基金斥資最少43.68億元購入3.84億領匯基金單位,佔領匯17.95%,成為單一最大股東,據悉消息震動領匯及港府高層。領匯昨日再創新高,收12.8元升6.22%。
【本報訊】領匯引述TCI聲明指出,TCI透過旗下TheChildren'sInvestmentMasterFund(TCIMF)及TCIFBlueFund(TCIFBF)兩個基金,分別持有16.65%及1.3%領匯基金單位,其中875萬個單位透過國際配售購入,佔領匯0.41%,至於其餘單位則在市場吸納。
另5%落入其他對沖基金
公布指出,據領匯管理與領匯受託人滙豐機構信託服務(下稱滙豐信託)訂立的信託契約,任何人士若佔基金單位總數10%或以上,以及日後增持或沽售每1%,均須知會領匯管理或滙豐信託。
除了TCI,外電引述消息稱,尚有其他對沖基金持有逾5%領匯,這些基金均希望透過向領匯管理施壓,不理租戶反對,增加領匯租金收入。
可挑戰管理受託人
市場人士擔心,TCI等基金可能挑戰領匯管理人及受託人,甚至控制領匯,最極端是將領匯「私有化」拆骨出售。TCI基金經理ChristopherHohn接受亞洲華爾街日報查詢時稱,該基金的政策是不評論其投資。
據悉,領匯未有為投資者設定持基金單位上限,對於有對沖基金持有大量領匯,並可能增持,房委會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在自由社會,領匯單位買賣是由市場決定。
接近領匯消息稱,房委會尚未行使超額配售權,換言之,房委會仍持有9.9%領匯,策略夥伴嘉德置地持有4.8%。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即使有投資者全資擁有領匯,也不能將領匯拆骨,因為根據證監會守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必須持有旗下地產項目最少兩年,除非有理據,及在基金持有人通過特別決議,同意出售資產。
拆骨出售 關卡重重
至於撤換領匯管理人及受託人的可能性,領匯企業傳訊部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任何領匯單位持有人要提名任何人士成為董事,均需按信託契約及公司章程所載列的既定程序及條件進行,並須於有關會議上經投票表決。」
證監會發言人表示,由於領匯並非上市公司股票,故不受收購合併守則規管,就算有投資者持有單位逾30%,也不能提出全面收購。
他又指出,證監會有關REITs的守則規定,其重大決定須以特別決議方式提交股東大會通過,即須75%股東贊成才通過;若議案涉及某一股東的重大利益,該股東不能參與投票,相信對投資者有一定保障。
根據證監守則,REITs進行收購合併,更換管理公司,改變投資政策,或者撤銷上市地位,均須交由股東全體大會通過。若單一大股東欲解僱現有管理人而改聘其屬意人選,由於涉及其利益,該大股東便不能參與投票。另外,證監對管理公司負有監管權,有權以未符資格為由而不批准新管理公司上場,故證監可視為最後關卡。
截至11月30日(TCI申報日期)領匯4天成交量約10億個單位。撇除透過國際發售購入的單位,TCI在市場購入的3.75億單位,佔4天總成交量37.49%。以領匯首日最便宜價格計算,TCI最少斥42.7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