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證監會季刊發表本港零售結構性票據市場的調查,指過去2年共有23家發行商發行共118隻零售票據,涉及金額273.46億元。其中以股票掛鈎票據最多,佔市場份額超過60%。
證監指出,隨着結構性票據市場增長,市場波幅大體上降低,主要藍籌股的波幅普遍亦正下降。
最多涉滙控
調查涉及03年6月至今年6月中所發行的118隻零售票據,有77隻以香港股票或指數作為相關證券,合計發行162.21億元,其中66隻僅以港股作為相關證券,6隻兼用港股及海外股票。
掛鈎最多的港股是滙控(005),有53隻,其次為和黃(013)及新地(016),分別有36及33隻。票據年期由9個月至7年。
另外,季刊就窩輪到期時的價內及價外的比例進行調查,反映其與股市表現有關。研究針對02年1月以來發行並在今年8月到期的窩輪,其中包括1551隻認購輪及503隻認沽輪,44.6%認購輪在到期時處於價內,認沽輪則有38.2%。
證監指出,窩輪的投資利潤,未必一定與到期時處於價內或價外的比例有關,很大程度取決於購買及售出的時間及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