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分級制監管 學者憂荼毒青少年<br>偷車殺妓遊戲港店舖隨處賣

欠分級制監管 學者憂荼毒青少年
偷車殺妓遊戲港店舖隨處賣

【本報訊】偷車、殺妓女、將斬下的人頭當波踢等惡心場面,竟出現在電腦遊戲畫面上。美國有機構列舉了十二種不適合兒童及青少年的電腦遊戲,其中部份更在本港有售,且甚受青少年歡迎。由於本港現時仍未有監管電腦遊戲的分級制度,有學者擔心這會荼毒青少年,令他們潛在的暴力及色情傾向隨時爆發:「做埋啲好得人驚嘅嘢。」 記者:翁煜雄

美國關注傳媒與家庭關係組織「TheNationalInstituteonMediaandtheFamily」公布最新的MediaWise電腦遊戲報告,稱美國雖已訂定遊戲等級,屬M(Mature)「成年人」級的不准售予十七歲以下人士,但六百五十七名受訪學生中,七成曾玩此類遊戲;至於受訪的一百四十五名家長,則只有五成多人會按等級為子女選擇遊戲。

美列12隻M級遊戲

報告列舉了十二隻不適合兒童及青少年的電腦遊戲(表),並指去年電腦遊戲所含的暴力場面,已較數年前多四成六,M級遊戲常涉色情暴力、爆粗和毆打等場面,其中主角與妓女性交後將她殺死的《GrandTheftAuto》更是在本港有售;不過,報告同時亦推薦十款家長可安心讓子女玩的電腦遊戲。
香港電腦商會技術顧問張忠偉說,有關不良遊戲,部份甚受本地機迷歡迎,其中《StubbstheZombieinRebelWithoutaPulse》等常有殭屍、鬼屋等恐怖場面;部份遊戲更讓玩家扮黑社會人物,如《TrueCrime:NewYorkCity》,或以偷車殺妓為題材的如《GrandTheftAuto:LibertyCityStories》:「玩家要做黑社會陀地打劫攞分,有啲遊戲甚至要將對手嘅頭斬落嚟當波踢。」

家長應與子女溝通

張指本港現仍未有為電腦遊戲分等級的監管制度,建議當局效法美國做法,協助家長為子女選擇如《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及《超人特攻隊》等較正面的遊戲。
城大青年研究室秘書長黃成榮認為,就算禁止售賣暴力色情遊戲予年輕人,他們也可從網上獲取,故家長應盡早與子女溝通:「可以打機,但唔好玩暴力色情遊戲,如果唔係爸爸媽媽會唔開心。」
黃成榮續稱,該類遊戲宣揚暴力、色情及不尊重其他人意識,受潛移默化的年輕人,日常生活若受刺激,或會分不清現實與虛擬世界,幹出驚人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