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國內地產股長升有因

陸叔理財:國內地產股長升有因

9月份我曾在本欄建議買入國內房地產股,如果當日買入,相信現時已累積了不俗的利潤。但國內地產股升至現水平,是否已充份反映其投資價值呢?如果繼續看好其前景,背後又有甚麼誘因?
平心而論,投資國內地產股跟投資本地地產股不同。投資本地地產股還算「有迹可尋」,短線可留意利率去向,中長線則可分析樓盤銷情,如果是有物業投資的投資者,更可憑自己對樓市的觸覺去分析,更「貼市」地去衡量地產股的投資價值。相反,分析國內房地產股除了靠個別研究報告及一些經濟數據外,並沒有較一手的資料,有點隔山買牛的味道。
另外,國內地大物博,每個地區的房地產發展都受當地的客觀條件影響,最大問題是經常有突如其來有打壓樓市的政策出台,故投資國內地產股所面對的政策風險不小。近兩個月這類股份好像「長炒長有」,這究竟是炒甚麼概念?如果說好像華潤置地(1109)般炒收購資產概念,暫時又未見其他國內地產有此誘因;若果說是炒人民幣升值,此消息亦早已為市場所消化。所以近來國內地產股長升長有,並不是炒「房地產」概念。

定位為「內需股」
要成功推介一隻股票給投資者,單講基本因素未必足夠,還要講求包裝。我認識一些專「照顧」基金客戶的經紀,他們推介國內房地產股時,主要是以「內需股」作定位,而非純作地產股看。
按照早前中央官員有關經濟措施的講話,明顯來年的着力點都是在於刺激內需。實際上,目前國內的消費力的確非常龐大,而且潛在動力愈來愈大,國民的消費力亦會由一些日用品、家電等細規模消費品,轉向大型消費品如汽車、甚至乎物業,所以現在國內的房地產是炒內需概念多於其他誘因。故此,如果往後時間國內有甚麼刺激內部消費政策出台,大家要留意的,並不單是消費股,房地產股亦要列入考慮。
如果大家相信明年國內內部消費仍有炒作空間,則國內房地產會是可敲之選。不過此類股份已累積不小升幅,即使炒作概念仍在,也需要時間整固,始能發力再上。因此,早前低位買入的投資者現階段不妨套利,至於現階段才考慮入市者則要忍一忍手,因為短線值博率非常有限。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