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壓力影響身心健康。一項調查發現,七成受訪中學生指日常面對一般至非常大壓力,壓力主要來自學業成績及朋輩關係等。有醫生建議若要擁有健康身心,應保持均衡飲食、多做運動和有充足睡眠。
白蘭氏健康教育基金於上月十一日至二十一日委託一間市場研究顧問公司,進行中學生身心健康調查,訪問了九百六十多位來自二十三間學校的中一至中七學生。
調查發現,七成受訪學生表示,日常面對一般至非常大程度壓力,主要擔心學業成績、自己前途、儀表及與朋輩關係等;只有不足一成人稱沒有感到壓力。逾八成人說,因為壓力引致身心健康問題;逾五成人指感到容易疲倦;三成人稱,有頭痛或肌肉疼痛;四成多人感到煩躁、焦慮及情緒低落。
生活習慣不太健康
調查結果又顯示,大部份受訪學生生活習慣不太健康。近九成人每日睡眠平均不足八小時,更有兩成半人每日睡眠平均僅得四小時。飲食習慣方面,少於三成人保持均衡飲食。
香港醫學會常委會成員林哲玄昨日出席該基金活動時稱,要身心健康,必須有均衡飲食,飲食定時定量;多做運動,維持每天運動三十分鐘,以及有充足睡眠。他提醒市民,長期受壓或導致情緒困擾,出現失眠、胃痛及頭痛等毛病,嚴重的甚或出現抑鬱症及躁狂症等,必須小心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