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布 污染超標 卻欠預警<br>珠三角空氣指數有等於無

首次公布 污染超標 卻欠預警
珠三角空氣指數有等於無

【本報訊】由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牽頭和廣東省政府商討多年的珠江三角區域空氣質量指數昨日出籠,連香港在內的珠三角區,大部份空氣指數達第三級或以上,代表地區部份污染物可能超標。環保團體對新增空氣指數感失望,批評政府沒把數據消化,讓市民明白珠三角空氣污染如何影響香港。 記者:謝穎詩

本港空氣污染問題受到鄰近珠江三角洲密切影響,政府二○○○年前已察覺問題所在,兩年後和廣東省政府達成共識,共同監控空氣質素,經過多年的磋商,終於整理出一套合作模式及雙方可互通資料數據的技術。
昨日公布的區域指數,監控點涉及廣東省十三個地區,包括廣州、佛山、珠海、番禺等,香港則設置了三個監察站,分別位於荃灣、東涌及塔門。

廣州空氣指數達四級

區域指數共分五級,指數達第三級或以上代表區內污染物可能超標,第五級顯示污染物嚴重超標。環境保護署網頁昨日公布的首日指數顯示,十六個監察站當中十個指數已達到第三級,廣州市萬頃沙站更達第四級。至於那些污染物影響該區空氣質素,以及翌日的空氣污染水平預測,統統欠奉。

珠三角空氣影響香港

環境保護署發言人稱,區域指數沒有預測性,不過若整個珠三角區域空氣指數均達到甚高水平,便有可能影響香港。發言人又表示,市民可以分別在環保署及廣東省環保局取得更詳盡的資料。
地球之友環境事務經埋朱漢強批評政府公布的區域空氣質量指數只是公關工作,沒有實質用途。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批評「官員根本沒有站在市民處去想」。
他表示,要跟廣東省合作並不容易,既然政府辛辛苦苦取得數據,有關部門便應好好把資料消化,向市民報告污染物走勢預報。
他批評,「區域數據只公布級數,究竟邊隻污染物最多又唔提,環保署重叫人自己去啲網頁度搵,咁設個珠三角指數嚟做咩?」
他表示,市民不會要求艱深的數據分析,他以昨日情況為例,「政府大可以從廣東省普遍受懸浮粒子影響,再參考天文台資料睇到未來會吹北風,就可以好簡單講一句未來一兩日本港可能受到廣東吹來的懸浮粒子影響。」

建議公布主要污染物

他建議公布的資料數據中應加入影響當日空氣污染水平的主要污染物,區內的簡單天氣資料如風向,以及一個污染物走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