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密碼:以股支付新例下必損盈利

會計師密碼:以股支付新例下必損盈利

上星期出席證監會一個講座,席間有人問:「何解香港要改變會計準則?」願意抽時間晚間放工後出席講座,必定是認真而又肯花時間研究理性分析的投資者,連他們都不知道會計準則因何改變,證明這方面的普及推廣仍未足夠,會計師公會要多加努力。最近公會理事會改選,會員記緊投票。

寫完這一集大結局,為期一年的新會計準則系列將大功告成,下次若再開筆,必定會從另一角度出發,不會原地踏步,以免重複以往寫過的東西。畢竟,會計師可以寫的範圍仍有很多!
上周講過影響盈利表現4大罪魁禍首的頭兩位,接下來是榜尾的「以股支付」及「衍生工具」。
「以股支付」可算是全新的概念,普遍投資者只會想到是將以往帳外的認股權化為費用入帳,但其實這新例是要將所有以股票作為付款基礎的安排,化為費用入帳,影響比單單認股權入帳深遠得多。
要講以股支付,可以分別站在上市公司及投資者兩個不同立場解釋。
過去一年只提及投資者如何理解會計新例融入理性分析之中,其實,站在公司立場,如何利用新例的空間制訂帳目,都可以是下一個一年系列的主題。

私下轉讓照樣入帳

先講投資者,只要記住以股支付一經使出,必定減少盈利即可。這是少有可以預見對盈利影響方向的會計準則。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如何使用這新例,要兼顧的層面就多得多。認股權證化為費用入帳,會令上市公司避免輕易發證,又或者行使價不會定得太低,以免計算理論價值時,變得非常昂貴。
付款方法都會是公司考慮之列。以股支付,甚至認股權證支付,最終可以是用股票交收,又或者以現金找數。用股票交收,會導致股東資金增加;用現金找數,會令負債上升。如果只看盈利影響,兩者沒有分別,但再看股東資金,兩者便有不同待遇。
例如以前用過黃金集團(1031)做例子,以股支付,令公司出現4億多的費用,導致巨額虧損。幸好是以實物交收,只會令股東資金增加,否則,巨額負債會令公司變成負資產。這例子說明,以後公司考慮發認股權,又或者以股付款,必須改變以往一心以為用股票可以幫公司慳錢的想法。
黃金的例子,是大股東私下贈送股票作為報酬,一樣是以股支付的範圍;若以為私下轉讓股票與公司無關,將會大錯特錯。
以股支付對盈利影響的威力,相信是深遠而飄忽。看看思捷(330)願意提早採用全部會計新例,唯獨是以股支付這一條未有採用,就知道這準則威力如何!

衍生工具影響較微

提及影響深遠,另一項同樣是帳外項目收歸國有,變成帳上反映的「衍生工具」,其對盈利的打擊,便不如外界當初估計。
IASB主席Tweedie爵士說:「如果你明白衍生工具準則是怎樣一回事,證明你未有讀通這準則。」
Tweedie如此說,我自然不敢托大,自誇明白衍生工具入帳如何影響投資決定,不過,參考過去一些已有採用的財務報表,未見有如以股支付那些巨額虧損,相信是因為衍生工具主要作為對沖之用,而且數額克制。既然Tweedie說得出普通人甚難讀通,影響又細,投資者可以放心,毋須花太多精神研究。
差不多了,收工!希望過去一年的文章未算言之無物,我亦會把它們整理後,再結集成書,方便讀者參考。部份收益將撥捐年青會計師協會,後會有期。
龔耀輝
年青會計師協會
www.hkya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