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看好期油博國企回升

英之見:看好期油博國企回升

市況依然沉悶,午市反彈,現貨收市後期指卻有沽壓,國企期指尤其差。那個時段走勢參考性一般,不過總不及收在高位有氣勢,加上地產股繼續不濟,氣勢未復,暫時恒指升幅會有限。
外圍只是稍作調整,走勢仍強,估計會帶動香港向好。不買地產股,仍有不少股份可博,最簡單的出擊模式,則是買尾市偏弱的國企期指,國企股比較容易升,而且筆者看好油價,一旦回升便可帶動氣氛。
最近一些3月底年結的公司陸續公布中期業績。和以往不同,一年兩度的業績公布,也未能推動股價,可見二三線之低迷。更令人擔憂的是,不知道要有怎樣的消息,才可以令人重拾戰意。
幾倍PE七八厘股息率,投資者依然卻步,最正路的解釋,是流通性不足的折讓已大大提高。大手買入推高股價不是問題,一旦要撤退欲沽無從才大件事,人同此心便索性不買。就算有耐性,亦可以慢慢買,爭逐的買家不多,何必自己挾自己。

二三線股有待回勇
仍有少數細股突圍,炒作目標少,資金集中便更加好炒,除了羊群效應之外,亦多數有概念包裝。今時今日投資者追求的已不是一期兩期的盈利,而是長期增長的故事,要股價勁,概念是遠比剛剛公布的盈利重要。有興趣跟風,重點考慮應是未來兩三年的增長故事,說不出動人內容,頂多是博反彈的短期對象。
如果有耐性投資,現在是不俗時機,去買那些備受冷落的公司,不過筆者奉勸倒不如等熱潮再起,二三線全面回勇才追入。
投資過份考耐性,除非對選擇的公司有無比信心,又有豁出去的心態,貿然自以為是逆市低吸,極大機會是捱不住折磨,最終止蝕離場,實在收過太多求救電話及電郵。
入市之前,不妨先行想像,持有一隻股份一年半載,帳面虧損三四成,閣下會如何處理,會用怎樣的心態面對。紙上談兵和實戰最不同,是心態會隨時日及市況變化,超出預期之外,並不是想像中的簡單。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