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浪費光陰的事,應該是「開會」吧。
什麼CEO、副首席執行官、財務總監、人事部總經理、CompanyDoctor,一眾「高層」,一身《無間道》加《猛龍》的黑西裝戲服,年薪三五七百萬,他們的唯一「專業」,叫做開會。
都是從荷里活電影裏的五角大樓或華爾街ConferenceRoom的布景裏學來的:「會議室」必有一張照可見人的長桌子,一塊白板、幾枝箱頭筆,最緊要有一副電腦,以作投射圖表或Pointer所用,不要忘記這年頭不興用一枝木棍子在板上東指西指了,還有一個好像紅外線的投影器。
繞着會議桌,一面團團轉,一面說:「今日我們要講『三個M』,係一間企業嘅成功之道,第一個M,就叫做Motivation——」說罷一道紅光由指端銳射而出,直擊螢幕上的第一行字。
什麼叫做成功人士?雖然大家都穿一樣的Armani,定義在於閣下在公司裏的職級,是圍坐在會議桌邊聽取訓示的一群,還是在會上有得站起來,操控這一道IT紅外線的那個講者。
一個社會進化到所謂的「亞洲國際都市」,其表徵即是各大小寫字樓商戶,必有一個IT全副行頭的「會議室」。「明日兩點半Call個Meeting」,是向女秘書權威十足的一句訓示,然後是發電郵,口頭再Confirm,準備議程,秘書筆錄,然後準備一份備忘,會後一一派發。
開完會了,通通行雲流水,十樣事情有三樁可以FollowUp已經很不錯了耶。
但是許多成功人士的身份和地位是靠「兩會」來決定的,兩會即是開會和酒會。行政會議、立法會、策發會,還有立法會名下的財務委員會,策發會名下的什麼小組會,特區的會開完了,還要「赴京」開政協會、人大分組會,這樣子做人,累不累呢?
在香港中環約人難,接通他的電話,秘書說:某先生在開會。他若是真的隨Call隨找得到,就沒有什麼社會地位了,你找的那個人偏偏在開會,才叫你心癢難熬,果是日理萬機的人物,豈可失諸交臂。
一個「國際都市」充斥着一群開會的專業動物,搭了幾次電話,找一位很重要的人,他的秘書老說他在開會,他也沒有回電,直至最近才知道這位CEO患了末期肺癌,病在醫院,他的醫生護士天天在開X光片的會議。他的會,終於開完了,我不想再找他,當年找他何事,我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