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策略發展委員會轄下行政委員會昨日首次開會,討論內容被指欠缺焦點。有商界提及經濟問題;工會代表希望討論最低工資;有委員指香港市民大多挺政府;政協常委陳永棋則批評立法會權力過大,不應該讓立法會有調查權。各說各話之下,令首次會議淪為口水會。 記者:莊曉陽
行政委員會昨日會議為時超過兩小時,特首曾蔭權及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都有參與。首次會議上,新世界董事總經理鄭家純、九倉主席吳光正及滙豐銀行亞太區主席鄭海泉等重要商界人士均缺席,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則因身在美國外訪,未能出席。
有指港人八成無意見
45條關注組立法會議員余若薇會後表示,會上各人暢所欲言,但討論欠缺聚焦,她在會上有提及普選時間表問題,但曾蔭權則說留待今天召開的管治及政治發展委員會討論。余又指,有成員在會上揚言,社會上兩極意見分別佔一成,中間的八成市民其實沒有意見,基本上支持政府,若果這八成人士出聲,便有助社會和諧穩定。
另一委員陳永棋承認,他在會上批評立法會權力無限擴展,而且政黨政治不成熟,令行政機關難做,根本不應該讓議會有權力盤問,又直指立法會調查權是「尾大不掉」。據悉,港區人大李鵬飛及陳永棋在會上就政改爭辯。李鵬飛形容香港政制畸形,選舉出身的政黨沒有辦法執政;陳永棋則反駁立法會權力過大,又指香港政改應該效法美國的總統制,讓特首有多些權力。較早前批評遊行是「暴民政治」的合和主席胡應湘,會上則沒有談及政改,只建議策發會應該再分小組討論。
學者:效美論未夠班
曾蔭權會後向傳媒總結說,首次會議主要研究整體長遠策略問題,例如香港可能面對的危機、應有的長遠發展觀、政府應扮演的角色等,委員會將於明年二月初再開會。
中文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策發會的討論只是「口水亂飛」,意見指香港政改應該效法美國總統制更是未夠班,「美國部長個個都要國會通過,如果係咁就好」,策發會保守勢力佔多,若政府強行達致共識,只會傾向保守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