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民主普選的街頭活動多參加了,漸漸變成會友的場地。像星期日遮打花園對開的路上舉行「誓師大會」,就碰到了好幾位本欄讀者,其中的一位女士,告訴我她早前寫過信給我,表示很高興我寫了關於李清照再嫁的一段官司,令我喜出望外。我記得那時有點猶疑,不知道這樣冷門的題材是否適合大眾口味,到底寫了,不過本着偶一為之無傷大雅,不料卻碰上了知音人。接到信之後,着實想回信答謝,可惜這位讀者沒有附上回郵地址。特別要答謝的,是她指出我引用李商隱句有錯誤,讓我得到改正。她說擔心我因此而生氣,倒是令我笑起來。古人說「聞過則喜」,只因這是實惠。
另一位讀者日常愛下廚,是製西式糕點的能手,愛看我寫下廚經驗,比較一下。上月在電視新聞看到曾蔭權以烤麵包比喻普選要經策發會「發酵」階段,覺得他不明所以就用上這個似是而非的比喻,十分不必。然後過兩天看到我寫「權記麵包公司」,覺得正是她心中想說的,於是捧腹大笑,非常開心,特別要告訴我。我們兩人於是倚着籌款箱商商量量,如果我是他的演講稿寫手就會如何如何,幾乎忘了要派普選飛鳳的貼紙。
還有其他的讀友,有的含蓄地點頭微笑,有的略道近況或閒談時局;甚至不是讀者的朋友,不過日常沒空聚面聊天,一起到街道參加活動,反而有機會暢快交談。爭取民主把我們滙聚在一起,這是我們的共有價值觀,我們的理念,民主運動是我們共同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