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過去二十三年,面對碎屍案、雨夜屠夫肢解案,擔任法醫的馬宣立仍能冷靜面對,但在為被強姦女性取證時卻令他感到心酸及無力。為了這群無助者,五年前,他和志願社工多方奔走,成立強姦受害人支援中心「風雨蘭」,至今則因政府一聲「不會提供資助」而隨時關閉,令他不禁質疑為何當局涼薄至此。 記者:張嘉雯
馬宣立於八二年加入衞生署擔任法醫,現為香港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系臨床副教授,多年來為強姦受害人取證,他最明白被強姦者的痛苦感受。記得多年前一位十多歲的女孩在家中被強暴,他奉召替對方取證,但一年後在法庭上再見,卻發現對方判若兩人,臉上濃妝豔抹,「我覺得好震驚,點解一個咁單純嘅女學生會變成咁樣,如果當時有人輔導佢,幫佢,佢唔會變成咁。」
嚴重影響當事人
他又稱,記得在外國實習時,一位女士被人入屋施暴,自此生活翻天覆地改變,即使搬遷後,每天睡前都會巡視家中角落,晚上不敢關燈,即使走過事發現場也會情緒失控。他意識到強姦受害人價值觀崩潰,若不求助,對她們的兩性觀念及家庭關係都有嚴重影響。
「以前受害人去到急症室,個醫生會問你報咗警未,警察個位有成堆人響度,到報咗警,法醫就寫張memo(便條)畀個受害人,叫佢第二朝再去家計會度做檢查,發生咁多事,你重要佢周圍走,又要去性病診所輪(候),天光都未搞完。」
他指,現時不少人仍以傳統男性價值觀看待強姦事件,「啲律師會問,點解你會去嗰啲地方,點解着成咁,係唔係你做錯乜嘢,人哋咁對你?點解你唔嗌救命呀?做乜咁遲至報警?」連珠炮發令受害人無地自容。
周旋多年,他與一班社工終在二○○○年年底獲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成立風雨蘭,每年獲撥二百二十萬元,提供一站式服務,警員、法醫到風雨蘭會址錄口供及取證,廣華醫院急症室則提供事後避孕服務,並為懷疑染上性病的受害人抽取樣本作化驗。
今發起聯署行動
但五年過去,資助今年底到期,馬會認為服務有其必要性,應由政府資助,立法會也要求政府撥款,但當局不肯。風雨蘭今日發起聯署,推行守護天使行動,希望透過籌款可以繼續運作。對政府,馬宣立很憤怒地說:「我唔明佢哋諗乜,但我哋會繼續做,做得一個月得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