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首選的治療方法為電療,但是在惡性腫瘤細胞受到殺傷的同時,癌腫鄰近的正常組織和器官也會受電療輻射破壞。特別是在病理變化中血管壁變粗、管腔變小,局部供血不足、組織器官營養不良的情況下,再經電療會出現皮膚乾枯、口咽乾、鼻乾、喉乾,舌體腫大潰瘍、進食困難等併發症和後遺症,影響治療效果。
重扶正袪邪
以上各症在電療一周後開始出現,隨着射線對組織器官的破壞逐漸累積,甚至因器官完全受損而失去功能,如喪失嗅覺、味覺等等,令病人生存質量大受影響。鼻咽癌也常用化療配合電療,產生心悸乏力、惡心嘔吐、毛髮脫落、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
中醫認為電療和化療後耗氣傷陰。損傷人體陰液營血,同時妨礙脾胃運化,肝腎的疏泄藏統功能,導致病人氣陰兩傷,或氣虛血瘀,或瘀毒熱盛,並集中表現為上焦熱毒傷陰諸症,故治療時關鍵在於「扶正」(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袪邪」(幫助肝腎過濾毒素),採用中藥辯證施治,分別採用補氣生血,健脾養胃,降逆止嘔,調補肝腎,滋陰生津,固本培元,清熱解毒,散瘀理氣等治法。
以上「八法」為臨床常用治則。在具體運用時又根據腫瘤病人在電療,化療手術前、手術後不同階段,機體出現的不同病理變化而採用「分段論治」,達到克服毒副作用,防止復發,提高生存率的目的。
逢周二刊出
撰文: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助理教授朱藹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