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領匯值得長線持有

理財智慧:領匯值得長線持有

領匯(823)上周五首日掛牌收市報11.80元,比對上市發行價的10.30元,升幅約15%。全日成交金額有77億,佔當日大市總成交33%。
今次領匯招股反應不及上次熱烈,使人預期上市之後股價表現不會太好,所以身邊有很多朋友也沒有申請,而上市之後的表現,他們亦覺得走了寶。
筆者也有申請領匯,但以白表申請,沒有借貸,只是作為長線投資用途。如果年利率是6%的話,利用72法則,便知道本金在12年後便會倍增,而且還沒計算領匯資產增值的可能。

收益更勝美債

如果覺得現時的管理很差勁,那麼改善的空間會頗大,即使最壞的情況,每年只收取6%收益,也不錯,比對政府債券或美國國庫券的回報還要高。
看見上周六的報章報道,首天有12位領匯投資者因為資料出錯,股票上的名字英文串法與身份證不符,令到股票不能立刻轉讓,退票又不能存入銀行。雖然公司過戶處說只是一個很小的部份,但筆者有幸成為第13位幸運兒。可幸的是筆者打算長期持有股份,而且數量很小,所以沒有大損失。問題反而是申請股份的退票因名字串錯的關係,不能存入銀行,筆者在翌日打電話到過戶處詢問情況,亦只有電話留言,而且留言信箱亦已爆滿,這可能表示遇到同樣問題的投資者人數可能很多。
借用電視告白:「今時今日這種服務態度點得㗎?」不知何時香港才能夠證券無紙化,而退票改為電子銀行付款呢?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