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還須忍耐莫弄巧反拙

國際視野:還須忍耐莫弄巧反拙

日本10月份核心消費物價指數與去年同期比較沒起跌,惹來市場談論這個全球第2大經濟體系,將結束過去7年來受通縮(deflation)蹂躪之厄運,並預期央行最快在明年第一季或放棄實施4年多的超寬鬆貨幣政策。
物價止跌固然可喜可賀,不過日本在計算核心通脹公式上與美歐有點出入,前者的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僅將價格波動的鮮活食品撇除,換言之該指數仍把價格同樣波動的能源環節包含在內,是否應將之作為通縮消失的指標,確值得質疑。
儘管日本政府正研究重新編製一個與美歐計算方式相若的消費物價指數,選擇中包括撇除能源及食品,還有一個是將電訊收費亦加上前述兩項之內,可是這個決定最早也要到明年5月才有機會實施,那麼在這段時間內,若繼續以目前採用核心消費物價指數來衡量通脹/縮,豈不與現實不符,難怪小泉首相與一眾高官急不及待跳出來,分別以勸喻、威迫,甚至恐嚇的口脗向日本央行施壓,指其不可輕舉妄動,以免前功盡廢。

日央行面對壓力

央行行長福井俊彥雖早已心中有數和暗喜,卻按捺不住將「心聲」宣之於口,早前指快可減少向經濟體系注入資金,有意無意向市場傳遞不久可結束零息政策之訊息。可是經各位「怒目金剛」之先後進迫,立即縮番條「槓」,縱使央行乃是一獨立個體,不受任何部門支配或言論影響,但見過速水優(前日本央行行長)之四面受敵,終黯然引退,足見這「獨立性」堪值商榷之餘,難道「府」、「行」之間真不能做到如「布拉格」般心靈互通乎?其實本欄也不時奉勸決策者勿重蹈覆轍,過去操之過急,弄巧反拙,應以史為鑑,才有望前途似錦!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