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增診金變相散播性病

政府增診金變相散播性病

本港去年有二千多名性工作者到衞生署社會衞生科求診,治療性病;近八成人感染非特異性生殖器感染,也有個案是感染多種性病。有志願機構批評,政府自前年向非本地居民收取七百元診金後,令內地或非本地的性工作者求診個案大幅減少,變相增加她們傳播性病風險。

非本地居民收700元

志願機構「社會健康組織」為性工作者提供預防性病及愛滋病資訊,派員到風月場所向性工作者提供協助。該組織行政總幹事何碧玉稱,自從衞生署於○三年起向非本地居民收取七百元診金後,性工作者求診個案明顯減少,「佢哋一聽到要七百蚊,就唔會去睇醫生,寧願買抗生素食,好多時搞到有齊幾種性病。」
何碧玉指出,一個性工作者平均一日接十五個客,「有時多(客),有時少,平均一日十五人。」一周客人總數逾一百人,若嫖客沒有使用安全套,「就好容易傳播性病,而啲嫖客返到屋企都唔用套(安全套),好容易傳畀佢哋太太。」再加上內地性工作者對性病認識甚少,甚至以為性病是婦科病,不具傳染性,所以她認為政府應檢討有關收費政策。
衞生署資料社會衞生科會派出護士,專到性工作者的工作場所宣傳,甚至會剪下報章上的風月廣告,按地址上門進行預防性病宣傳。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