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強積金基金內有兩種屬於低風險低回報的基金——保本基金與貨幣市場基金。不過香港投資基金公會黃王慈明提醒強積金計劃成員,投資這兩類基金時,仍須知道風險所在。
黃王慈明在《積金投資面面觀》電台節目中說,保本基金主要投資於短期銀行存款與優質短期債券,以減低因利率上落而出現的投資風險,而保本基金的投資目標是賺取與銀行港元儲蓄存款利率相若的回報,適合不希望有太大風險或將近退休的人士。
要留意的是,假如保本基金在某個月的投資回報未達積金局公布的「訂明儲蓄利率」,受託人便不可收取強積金計劃成員任何行政費用。除非日後在扣除行政開支後尚有餘額,才可補扣。
至於貨幣巿場基金的投資目標與保本基金相近,但收費及投資的規限則較少,它主要投資於短期有息貨幣市場工具,例如短期銀行存款證、政府票據或商業票據,而利率升降與滙率波動都會帶來一定投資風險。
藝人林曉峰在節目中表示,雖然現時自己的強積金投資屬於進取型,但四十歲後會轉作較保守的投資策略,始終年紀愈大,愈不希望冒太大風險。他也有為兩名兒子購買儲蓄教育基金,並覺得強積金好像兒子,生下來就不可不理,自己的事,自己就要負責。
《積金投資面面觀》第四集將於今日下午2時至3時在雷霆881《人生交叉盤》節目中播出,詳細內容請瀏覽積金局網頁(www.mpfah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