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上周略見回軟,主要是聯儲局的會議紀錄顯示,有委員提出了加息過猶不及的憂慮,令市場感覺到美國今番加息周期已接近尾聲。
筆者亦曾一再表達過美息不可能升得太高的看法。當然,我亦低估了聯儲局對通脹的憂慮,我們所根據的是美國已公布的數據,而這些數據大多屬滯後性質,聯儲局所掌握的必然會較我們更多,此所以他們對通脹的憂慮與我們的感覺不同,自然不足為奇。
由於候任聯儲局主席白南克鍾情於設立通脹目標,除非美國通脹顯著惡化,否則新官上任時,相信亦毋須再大刀闊斧地加息。
ECB加息顧慮多
反觀另一邊廂,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已擺明車馬在本周四加息,不再理會歐元區眾多財長的反對聲音。市場憧憬歐美息差可期收窄,因而對歐元前景的悲觀看法改觀。不過我想在此潑一潑冷水,即使美國加息周期已屆尾聲,亦不應因此對歐元過於高估。理由何在?
很簡單,美息現時處於4厘,高出歐元區恰恰1倍,假設聯儲局真的再在未來兩次議息時各加25基點,然後宣布加息周期告一段落,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亦已穩踞於4.5厘。即使歐洲央行本周加息1/4厘,把息率推升至2.25厘,但下一次加息會是甚麼時候,卻是誰也說不準。
要知道歐洲央行素來作風保守,所要考慮的客觀因素亦太多,對息率調整可謂一步一驚心,故除非通脹迅速惡化,否則要求其加快加息步伐,無異於緣木求魚。除了歐元區經濟增長仍見脆弱,多國財長對加息不表認同外,歐元區息率乃12成員國共用,而各國經濟步伐卻有所不同,故調整息率難免會有順得哥情失嫂意的後果,故此,歐洲央行的保守取態,實在有其苦衷。
如此一來,要歐美息差收窄,投資者可能會望穿秋水亦難以如願。故若以此作為歐元轉勢的理由,並不充份。要捕捉美元由強轉弱的一剎那,要留意的反而是美國內部經濟的表現,譬如樓市會否轉弱,又或者消費及零售市道有沒有疲態等。要知道美國經濟現時全靠樓市蓬勃,加按和轉按活動頻仍所支撐。支柱一失,經濟問題便會出現,屆時美元強勢亦難免逆轉。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