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患梅毒個案有上升趨勢。去年接受產前檢查的孕婦及捐血者中,被驗出帶有梅毒抗體的比率,較九九年急升逾倍,每一千名孕婦有四點七人帶有梅毒抗體,有可能把梅毒傳給嬰兒及誕下畸胎。專家指出,孕婦及捐血者的感染人數正在增加,證明性病不只在嫖客及性工作者等高危人士身上發生,「連家庭婦女也有可能染上。」 記者:梁洵瑜
衞生署社會衞生科高級醫生何景文表示,整體梅毒感染個案去年有一千一百多宗,今年首兩季共有五百多宗,數字上未見明顯上升;但據捐血者的抗體檢查,及在各主要公立醫院進行產前檢查的孕婦中,被驗出帶有梅毒抗體的比率均明顯上升。
去年孕婦帶有梅毒抗體的比率為百分之零點四七,即每一千名孕婦有四點七人曾染上梅毒,較九九年只有百分之零點二為高,以每年約有四萬多名孕婦產子推算,即每年有近二百名孕婦發現帶有梅毒抗體,顯示她們曾感染梅毒,若在懷孕前一至兩年感染,仍有可能把梅毒傳給胎兒。
嬰兒骨骼或會異常
若孕婦感染梅毒,有可能造成流產或誕下畸胎,令嬰兒患上先天性梅毒,骨骼生長異常等。但何景文強調,若能在懷孕首二十周內發現,孕婦接受適當治療後,可以避免母親把梅毒傳給嬰兒;若延遲治療,嬰兒受感染可能則較大。他指出,本港過去已很少有嬰兒患有先天性梅毒,但最近一、兩年則發現有零星個案出現。
此外,在紅十字會為捐血者進行血液篩選中,去年在男性捐血者中發現每一千人有一點二人帶有梅毒抗體,女性則每一千人有一人帶有抗體,男女分別較九九年只有百分之零點零五及百分之零點零三為高。
促注意安全性行為
何景文認為,產前檢查的孕婦及捐血者感染梅毒個案上升,是一個訊號,可能其他性病個案也有增加情況,增加原因與流動人口增加及不安全性行為有關。
此外,從孕婦及捐血者數據反映,性病不單是嫖客或性工作者等高危者的疾病,「證明性病唔只係高危人士身上發生,連良家婦女都會染病。」據以往的血清分析也發現,在本港的人口中,約有一成男女曾感染疱疹二型病毒,所以市民應注意安全性行為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