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域長達八十公里的苯類污染物帶,即將流入中俄邊界的黑龍江,影響俄羅斯城巿哈巴羅夫斯克。哈巴羅夫斯克當局已經嚴陣以待,成立特別應急委員會統籌有關工作,密切監控江水的最新狀況。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昨日則約見俄羅斯駐華大使,就污染事故向俄方道歉。
中石油吉林巿雙苯廠在本月十三日發生爆炸,導致大量苯類污染物流入松花江。俄羅斯總統普京派駐遠東地區代表薩卡洛夫表示,至少在一星期前已知悉污染帶將會流經當地。他已簽署法令成立特別應急委員會,應付這宗重大生態災難:「委員會總部將會統籌多個小組和部門的工作,根據手頭上的資料分析,每天作出兩次更新。」
已封堵污染物排放口
俄羅斯天然資源部表示,污染帶將於下月四日或五日,抵達黑龍江畔的哈巴羅夫斯克。當地政府已經為全巿六十五萬名居民,儲存了一百八十萬公升瓶裝飲用水,以備食水受到污染時,向巿民免費派水。當局並急購二十噸活性炭,用以過濾和淨化食水。當地巿民近日開始搶購瓶裝水,導致不少商店缺貨。
污染事件已經引起莫斯科的高度關注,有俄國國會議員更要求北京就此作出賠償。俄羅斯駐華大使拉佐夫說:「我希望我們邊疆地區的居民,將可及時得到有關松花江污染水平的全部資訊。」俄羅斯上議院聯邦委員會的環境、教育和科學委員會主席舒德哥夫則說:「中方一定要賠償我們的損失。」
處理手法惹國際批評
而中國外長李肇星昨在北京約見拉佐夫,向俄方通報松花江水質污染的情況,並強調事故發生後,中方已封堵污染物排放口,加大上游水電站的下洩流量,以減輕水質污染影響。他並對事件造成的影響,向俄方「深切道歉」。國家環保總局昨也向聯合國環境署總部及駐華代表處,詳細通報了有關污染情況。
另外,歐洲傳媒近日廣泛報道松花江污染事件,不但質疑北京對事件的處理手法,更猛批中國近年急功近利的經濟發展模式,對生態環境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法國《世界報》的報道形容,中國發生類似前蘇聯的切爾諾貝爾核洩漏的事件是預料之中,中國地方政府的行動方式仍未脫離共產集權的烙印。
新華社/法新社/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