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十二月四日反政改遊行逼近,民主派對遊行人數評估,雖然較政改方案剛出台時樂觀,但人數是否足以令北京在普選時間表上讓步,才是決定遊行成功的關鍵,所以民主派動員策略,已非單是爭取五萬、十萬人,而是要令所有支持普選的人都上街,有行政會議成員相信,民主派與特區政府達成共識的空間仍然存在,關鍵是雙方能否建立互信,以及各自調整爭取的底線。
動員所有撐普選人上街
民主派過去幾個星期不斷宣傳爭取普選時間表,有民主派內部評估,民意支持普選時間表的訴求是有升溫,預料上街的人也會增加,遊行是否成功,關鍵是上街人數能否觸動到北京的神經,願意在普選時間表上讓步,以平息民怨,「大家都同意再有○三年7.1五十萬人上街嘅機會好細,問題是要幾多市民上街,胡錦濤先唔會輕鬆面對?先肯畀普選香港人?」
該民主派人士稱,早前不少民主派中人向北京「中間人」表明,今次遊行人數大約五萬左右,令北京已有心理準備,若要令北京打開普選談判大門,上街人數必須超過北京心目中的上街「安全系數」,「所以民主派未來一個星期,唔只要動員五萬、十萬人,而是所有人,咁先有機會傾。」
須說服對方有談判誠意
行政會議成員,也是民主黨前副主席的張炳良也同意,遊行人數對政改方案討價還價有一定影響,但更重要是北京及民主派要互相說服對方有談判的誠意,並不想拉倒方案,他認為若要討論普選日期,他估計二○一二普選特首,會較立法會有更大討論空間。
行政會議中負責政制部份的夏佳理,接受電視台訪問時也承認,政改方案能否獲得通過,仍然存在不少變數,他不排除在這幾個星期內,可以找到民主派及政府都接受的空間,他不想令市民覺得政改已再無談判餘地。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