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恨 - 李牧童

短暫的恨 - 李牧童

人人都說她好,胸無城府,又樂於助人。讀書時是優異生,出來工作後是模範員工,在家裏是弟妹的榜樣。從來沒有人見過她發脾氣,在印象中她永遠笑面迎人。她與男朋友是同事,一對人人稱羨的情侶。一個月前,男朋友跟她分手,和公司另一部門的女孩拍拖。同事們都替她抱不平,群起排斥他,只有她保持冷靜,以笑面接受失戀,以禮待他。「他這樣對你,你還跟他打招呼?」同事問,她笑說:「愛情沒有對錯,做不成情人,也不用變成仇人。」同事頗不以為然,「其實你是不是……不怎麼愛他?」聽罷,她差點當場痛哭。
一個月來,她都在說服自己不要去恨他。她看過不少愛情讀物,說「不去恨,是放下一個人的最佳方法」,她試圖照着辦,卻完全無法放開他。
我覺得問題出在「恨」的時間定義上。
當看見別人在哭,我們會叫他不要哭,但其實哭是健康的生理調節,目的在舒緩情緒。
有笑,便有淚;有愛,自然有恨。恨亦是生理調節,只要不過量,其實是好事。長期的恨,是跟自己過不去;短暫的恨,是治療情傷的靈藥。
試幻想在你心中有一個天秤,在刻度計的下方貼着情人的名字,天秤的正方載滿了愛,負方空空如也,你想讓指針從正數還原到零刻度上,一個方法是拿走正方盤子上的愛,這很難在一時三刻辦到;快捷的方法,是在負方盤子加上恨,讓刻度返回零或負數,然後讓時間為你代勞,將盤子上的愛與恨揮發掉。說得很複雜,簡言之,就是敢愛,也要敢恨,恨過以後,讓愛把恨逐漸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