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金馬影帝得主是郭富城,相信大家也知道。事後波波聽到很多朋友談論,大部分人都覺得賽果奇怪,有個台灣朋友當晚也在頒獎禮的現場,他說當宣佈影帝得主的一刻,全場氣氛靜下來,大家均覺得莫名奇妙。我覺得一點也不奇怪,問他有沒有看過《三岔口》,他說沒有。
其實大部分人就是這樣,以耳代目,或是心中對某個演員定了類型或給了某個分數,根本沒有認真看過他的演出。
近年各大電影獎項的影帝之選變得非常沉悶,基本上每年也是某幾個演員之爭,今年是劉生,下年是梁生,如果爆冷就多數是黃生,年年如是。就好像他們是一班同學,劉生和梁生是高材生,每年也是他們兩個考第一第二,其他的同學只有陪跑。大眾也已經接受。
當然老師打分的時候是應該根據實際考試的分數,但演戲不同數學,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我覺得今年金馬獎的評審意圖打破大眾一向的想法,加入一個新的影帝,令高材生的人數增加,也打破了幾年來沉悶的賽果。
我看過《三岔口》,郭富城的演出雖不至於驚天動地,但確實與他過往的電影不同,明顯下過苦功,也有心擺脫偶像形象。只希望郭生得到影帝的銜頭後繼續努力,不要負了評審的厚愛,最重要是不要坐地起價。